¤新聞背後的考題:

自從二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將人定位在「依其本性乃為政治的動物」以來,將「政治道德化」的主張即所在多有,這當中還包括了德國赫赫有名社會學巨擘韋伯所謂的「政治乃是一種志業」之說。然而,政治現實主義的開山鼻祖/義大利外交官馬基維利可不這麼認為,其主張政治人物的天職只是在為人民「趨樂避苦」,追求國家的生存大可不必過問其所採之手段,從而將道德與政治正式脫鉤(學員大概不知道馬基維利還有一位大師級的知心密友吧?!此人就是文藝復興時期執藝術界牛耳的達文西是也,達文西也曾犯過見不得人的雞姦案喔,惟私德瑕疵竟無損於後人對其創作天分之頌揚,與馬基維利理念之「臭味相投」可見一斑)。您如何看待政治與道德之間的糾纏呢?此題在中山大學的政研所入學考試曾出現過,提供學員補強實力。

 

 

南方朔觀點-對召妓案講幾句政治不正確的公道話

    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湯普遜(Dennis F. Thompson)指出,人們的政治判斷經常有一個誤會,那就是認為私德好公德才會好,這遂給了某些人專打政治人物私德牌的理由,甚至還演變成某種程度的「泛道德法西斯主義」。

 但事實上呢?傑出的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和第廿二任總統克里夫蘭都有非婚生子女,私德可謂問題極為嚴重。而鬧出「水門案」及「伊朗門案」這兩大公共弊案的尼克森及雷根,他們則私德毫無瑕疵。由這些例子顯示出私德與公德間並不必然相關。這也提醒世人,在打私人道德牌時要格外慎重。這時候就讓人想起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的私德往事了。

 金恩博士在六年代初發動黑人民權運動,這乃是劃時代貢獻,但在私德上他卻偏好召妓,由於他是南方浸信會牧師,他的私德瑕疵更為嚴重。此事被當時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得知後,遂千方百計設法要取得這些黑證據,在廣泛跟監後,終於獲得他和祕書幹部裸體在床,疑似搞同性戀的照片;另外則是有次取得了金恩博士在旅館召妓,甚至還是三P遊戲的床上錄音。胡佛喜出望外,認為「他死定了」。聯邦調查局本身出面或透過關係,將這些黑資料提供給美國大小各媒體,但沒有一家願意刊登。金恩牧師的三P召妓床上錄音,這毫無疑問是天大爆炸性獨家新聞,但所有的媒體卻都拒絕刊登,理由相信不外是:

 一、刊出這則新聞,一定會激怒全體黑人,沒有一家媒體願意去冒這個後果難料的風險。

 二、政府以特務的公權力去搞別人的黑資料,手段邪惡的程度,已大過金恩博士召妓本身,這是惡劣的鬥爭手段,它可以用來搞臭金恩,將來也可用來鬥臭任何人。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一則從大陸回燒到台灣的管理新聞,涉及了「多元論」與「新多元論」的理論反省,更牽扯出最實際的政治與經濟之間的相互穿透,提供給關心台灣未來軟、硬實力如何互補及提升的學員一同思考。

 

 

 富士康員工接連跳樓自殺,讓鴻海集團高層陷入低氣壓中,回到台灣仍要面對被學者批為「台灣之恥」、「血汗工廠」,也讓總裁(郭台銘)心灰意冷!而竹科不少科技廠高層也感嘆的指出,不願批評郭台銘,但台灣的經濟除了科技業之外,還剩下什麼,希望不要有太多政治因素的干擾,業界在全球要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如果不能獲得台灣內部支持,最後損失的還是台灣。

由於鴻海集團被學者批為台灣之恥、血汗工廠,也讓鴻海總裁郭台銘心灰意冷,宣布目前所有在台灣的既定投資計畫,都在重新檢討;郭台銘也表達被汙衊的痛心,連日來不少政界和商界也紛紛發言,表達政府留下鴻海的聲音。

而竹科不少科技廠的高層人士也感嘆的指出,郭台銘的行事風格也許各界的見解不同,但一位全球矚目的科技界企業家,卻被如此批評,的確讓不少竹科老闆警愓心寒。業界指出,台灣的經濟除了科技業能和全球一較長短之外,還剩下什麼!太多的政治干擾因素,讓竹科業界也不太敢任意表態發言,唯恐被﹂政商掛勾」的大帽子亂扣。科技業競爭激烈,業界除了在全球面臨其它國家的強烈挑戰之外,在台灣也常遭政治力干擾,有科技廠高層就不諱言的指出,業界也擔心有朝一日會成為郭台銘。尤其今年科技業景氣大好,電子業從上游到下游,幾乎都有擴廠的計畫,但現在誰也不敢講真話,唯恐成為批判的對象,除非區段徵收完成,或是完全規畫好的土地,才會爭取擴廠,以免成為眾矢之的。業界也認為,一切等到五都選舉結束後,各種干擾因素可能就會少一些。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0/7/26 )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巴拉昂靠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就迅速躋身法國50大富翁之列,在1998年因病去世。

臨終前,他留下遺囑,除了將自己的大部分資產捐獻給醫院外,另有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能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不久法國一家名叫《科西嘉人報》刊登了巴拉昂的遺囑,遺囑是這樣寫的:「我曾經是一個窮人,去世的時候,卻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

在跨入天堂門檻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

現在這個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中,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一個律師和兩個代理人手中。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考題整體分析】

相較於去年地特考題絕大部分出自Ranney的教科書,此次就比較集中在政大所出版的相關書籍當中。第一題算是比較冷僻的題型,必須「小題大作」。據版主了解,此題在高中課本是基本教材,國考選擇題曾經考過,版主在多年前的教材中也曾經講解過,此循環在某些班系的總複習或題庫班中亦提點過,如果學員不健忘,相信至少能就契約說、武力說以及演化說等加以發揮。至於第二題,乃版主於考前總複習班一再強調要學員「必備」之趨勢考題,雖然題意「拐著彎」問考生,只要靜心分析,答案其實就在「燈火闌珊處」。

 

一、關於國家的起源,有哪幾種不同的學說,試分別說明之。

【擬答】

一般而言,所謂「國家」包含主權在內的四大要素;而關於國家起源的說法,學者們見解不一,其中又以十八世紀以降經由霍布斯等人發揚光大的「契約說」最受討論。茲依題意說明如下。

(一)國家的組成要素

1.   人民:國家統治權行使的對象。

2.   領土:包含領陸、領海與領空。

3.   政府:國家的統治機關,含中央及地方政府;著名學者韋伯稱其為「合法掌握暴力的機器」。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老外總結對台灣人的60印象:

 

1.熟人見面打招呼時不問好, 而是問"吃了嗎?"
2.
喜歡吃雞腳。

3.
吃魚時會吸魚頭和魚鰭。
4.
車子後視鏡上會吊中國擺設。
5.
喜歡唱卡拉OK
6.
房子舖的是瓷磚。
7.
廚房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油脂。
8.
爐子上面有鋁箔。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一)「主權」的意涵

所謂主權(sovereignty)是指國家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決策與執行政策的權威。當主權的觀念首先提出時,其目的在 支持 君主在其轄境內享有完全的管轄權,以對抗較小的封建領主、教廷與神聖羅馬各國皇帝的種種權力主張。主權理論對民族國家的奠立具有頗大的作用,它一方面為削弱國境內的地方勢力以增強中央大權的勢力提供理論基礎;另方面也在理論上抗拒了外來勢力(如教廷與神聖羅馬帝國)對民族國家的限制。

(二)「主權理論」對國家行為的作用

1. 在一國國境內,代表國家的主權者(統治者或政府)有權主張對其管轄下的領土與人民,行使排他性的管轄權。

2.另一是每一國家都聲稱主權不容侵犯,亦即按國際法獨立國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其內政外國不容干預。

(三)「主權理論」的詮釋

1.絕對主權論

1)為主權是絲毫不容減削的,不論因何理由,都不容打絲毫折扣。推之極限,持這種主張者甚至認為國家的行動享有完全的自由,假如國際法原則,或條約義務對之產生妨礙,它可棄之不顧,這種觀點,對國際秩序的建立,世界和平的維持,國際組織均發展,都有害處。

2這種主張在內政上,也有實質影響,不少暴虐政權,在轄境內侵犯人權,整肅異己,每遇國外輿論之譴責,也常以此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並以此為藉口,鼓動國內的偏狹民族主義以謀對抗。

2.相對主權論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版主的話:

99年高普考將於明日正式登場,我們的課後教學延續平台也將告一段落。在此,版主除了深深祝福各位學員都能心想事成之外,也藉著美國連鎖旅館大王希爾頓的座右銘與溽暑當中勇於追求理想的朋友們一起共勉,加油加油!

 

勇於嘗試

成功也可以降臨在一般人身上,

不需要處心積慮,不要特別運氣,

只要踏實、熱誠和充滿勇氣。

成功永遠歸屬於勤奮者,

不怕辛苦,不畏艱難,

只要運用雙手、雙眼和頭腦,並且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壹、背景與說明

    全球化的過程中,各地域及族群的界線日益模糊,如何保有在地文化特色及藝術創作,遂成為各國兼顧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重要政策。英國早在1997年籌設「創意產業籌備小組」由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於直接推動,發現除了創新之外,利用人的創造力、技能、傳統的文化藝術與其他智能的結合,不但具有高度的經濟效益,也能帶動就業機會,因而最早提出創意產業概念與政策。同一時期,遭逢亞洲金融風暴的南韓,也從電影與數位等產業開始發展「文化內容產業」,並成立文化內容振興院與通過文化內容振興法。類似作法者,也包括澳洲、紐西蘭、歐洲諸國等。繼「資訊產業」經濟後,「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下一波」的經濟動力,特別是2008金融海嘯發生後,世界局勢丕變,各國政府莫不投注更多資源,提昇文化創意產業,以擴大規模、產值,並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影響力的崛起,文化的影響也相對提高。世界華文學的學習熱潮,只是此中的一端,其它諸如好萊塢開始重視中國電影,進行多項合作;亞洲國家的中國電影市場也隨之開拓;中國當代藝術成為國際收藏的熱門話題等。而台灣經濟則面臨產業轉形與升級的強大壓力,優勢逐漸被其他新興開發中國家所取代,為尋找另一條出路,提升我國全球競爭力,政府自2002年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台灣重點發展計畫積極推動,雖仍處於新興的階段,但各項計畫在相關部會的積極推動下已漸趨成熟,產官學界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視之為經濟發展的新生命,逐步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結構。

    在兩岸交流過程中,文化交流亦是一個比較開放的領域,無論是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廣告、設計、展覽、流行音樂、數位娛樂、動漫、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各領域,兩岸的民間合作,皆已透過各種管道如火如荼展開。同為漢文化的海峽兩岸應尋求如何利用彼此的優勢,克服劣勢,掌握機會與威脅,為未來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的共同合作開創新的機會與平台,共創兩岸雙贏的契機。

貳、兩岸文創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在兩岸都開始重視文創產業的發展,投注資源,相關的藝術產業也面臨城市之間的競爭,尤其在華人生活圈的城市,如新加坡、香港、上海、台北都在經濟活動之外,致力於成為亞太地區文化藝術的領導品牌、文化生產基地。

    大陸有廣大的市場與豐沛的資源,文化創意產業乍看一片榮景,但仍有不少問題尚待克服,包括技術和人才的匱乏、東西部的文化產業發展失衡等。相形之下,台灣市場與資源相對匱乏,但也有許多優勢,近十年來,台灣除了外來、西方藝術的移入,本土化的過程也引導了不同特色、在地化、多元化的藝術創意的優勢,引領台灣藝術發展的充沛活力成為華語生活圈的藝術生產基地,此外,相較於世界各國而言,台灣有鄰近中國新興市場的優勢地理位置,兼具全球華人地區文化、語言相通的特質,亦是華人世界中唯一真正傳承中華文字美學、文化精髓的地方。如能積極把握並建構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平台,仍能在整個華人市場中,搶佔重要的商機,為兩岸文創產業的發展開創新局。

    然而,在討論兩岸如何合作之前,應先了解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各自的發展現況與進行SWOT分析,找出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這將有助於我們思考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如何開啟新的合作,尋找兩岸雙贏的契機。我們由SWOT分析來看,台灣的優勢在於社會接受新事物與新觀念的可塑性強;科技發達,網路進步;自由創作環境,創新人才輩出,民間創造力呈現多元性與多樣性;尊重智慧財產權;地方文化活力強,民眾對藝文活動與創意生活的需求日增等。弱勢則在於市場小,規模小,無法靠內需市場形成產業,國際市場的開發力弱;資金來源不足,缺乏投資的鼓勵政策等。而中國大陸的優勢與劣勢幾乎跟台灣顛倒過來,大陸的文創產業有廣大的市場與豐沛的資源,但技術和人才相對匱乏,智慧財產權不受重視。

    在當前華人文化崛起的時代,兩岸開放的大趨勢,為兩岸文化交流營造出更寬廣的空間,再加上華人經濟崛起,大中華文化區域經濟形成,正是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關鍵時刻,彼此應透過人才培育、創造力提升、技術交流、市場和資源開發等合作,開啟新時代的機會,尋找兩岸雙贏的契機。

叁、建構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價值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名稱:暫訂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規範兩岸之間經濟合作活動之基本協議,正式的中、英文名稱需等要未來兩岸雙方協商後才能確定,目前暫時的英文名字為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

2.   何謂架構協議:「架構協議」是指簽署正式協議之前所擬訂的綱要,僅先定架構及目標,具體內容日後再協商,因為要協商簽署正式協議曠日持久,緩不濟急,為了考量實際需要,故先簽署綱要式的「架構協議」,並針對攸關生存關鍵之產業,可先進行互免關稅或優惠市場開放條件之協商,協商完成者先執行,這部分稱為「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可立即回應我國面臨國際經營困境產業亟需排除關稅障礙之需求。國際上,亦有其他國家簽署架構協議之案例,例如,東協分別與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印度等國都簽有架構協議。

3.   主要內容:協議的內容將由兩岸雙方協商決定,參考東協與中國大陸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及我方的需求,其內容可能包括商品貿易(排除關稅和非關稅障礙)、早期收穫、服務貿易、投資保障、防衛措施、經濟合作,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等。

4.   定位:不採港澳模式,也非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而是屬於兩岸特殊性質的經濟合作協議,不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精神;只規範兩岸經濟合作事項,如同兩岸已簽署的海空運等九項協議,不涉及主權或政治問題。

5.   協商基本原則:協商時我方將秉持對等、尊嚴、公平的原則,絕對不會自我矮化。另外,政府將依據馬總統之承諾,不會進一步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及不開放中國大陸勞工來台工作;並將以符合「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三原則推動。

資料來源:經濟部官方網站。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題觀摩:何謂「民主和平論」(democratic-peace theory)?(中山98政研所)

 

美國後冷戰全球戰略的主要支柱之一便是所謂「擴展民主」(enlargement of democracy的外交政策,而此戰略背後的理論基礎則在於「民主和平論」。換言之,即是在全球廣植民主制度以對抗非民主國家可能的武力挑釁。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基本意涵

冷戰結束之後,美國的決策者相信,一個由民主國家所組成的自由社群是一個容易化解彼此衝突,且能夠促進和平共存的國際環境;而更重要的,美國更相信,只有在其他國際社會成員也具有類似的民主性格時,美國這個民主國家的生存與安全才得以確保。這個理論基礎可以上溯至康德的《永久和平論》主張,亦即康德早已指出世界和平最終的實現將出現在較為開明的國家之間,而所謂開明國家的主要特徵之一便是具備「共和」的政治制度。

(二)戰略架構

1.   從國際體系角度解釋:

學者們認為由民主國家所組成的國際體系,即使仍處於無政府的狀態之下,其對國家之間還是能夠成所謂的「和平同盟」,對國際互動仍能產生一定的和平效應。

2.   從國家層次來檢視:

(1)    民主國家比起非民主國家更具有以和平手段來化解爭端的文化背景與傾向,這對國際和平而言是有所助益的。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