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叮嚀:「宜蘭國際童玩節」曾被藝文界人士喻為最成功的文化節慶活動,而此議題涉及課堂上所強調之「文化規劃報告書」、「政策合法化」(包括募款)、「政策執行」(包括行銷、主辦單位法人化等等)以及「文化成果評估」等大層面,今再以學者專家之作品來為應試學員加強功力。

 

資料來源:俞龍通(2009),聯合報。

年底選舉將到來,「是否恢復宜蘭童玩節」近日成為選舉與公投議題,除了政黨角力外,我們更需以專業與中立客觀的立場,來看台灣的節慶活動所面臨的問題。

台灣的節慶活動幾乎都由政府公部門主辦,一開始就存在政黨輪替政策轉變的風險,繼任政治首長當然有權調整過去的政策。許多藝文政策反映的就是主政者的政治意識形態,像一九八年代英 國柴契爾 夫人主政時代就大幅推翻前任工黨的社會福利主義的藝文政策。

台灣節慶活動政治化鑿釜頗深,常是選舉連任與個人聲望的籌碼。宜蘭童玩節是民進黨「綠色執政、品質保證」政策的績效,長期以來選舉文宣的題材與樣板。當不同黨派繼任者就想改弦更張,這是台灣節慶最大的風險,也是政策無法延續的主因。

政府公部門是一典型官僚體制與結構,部屬唯長官命令是從,導致許多活動都是選舉考量、人數與產值掛帥的短期操作,欠缺長期規劃。久而久之活動創意和創新枯竭,活動品質低落。

宜蘭童玩節委由蘭陽基金會來執行,雖試圖避免公務體系的組織障礙,但同樣深受組織限制之害。

政府法令規章的嚴重限制是另一個明顯問題。採購法的冗長程序和嚴格規範、預算編列與議會審議與刁難,讓原本單純的藝文活動變成政治的焦點,也常成為政治角力和惡鬥下的犧牲品。未來應該還給節慶活動一個清新健康面貌,對策之一就是讓節慶活動行政法人化,降低政治力的干預。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版主的叮嚀:基於國家財務壓力,行政院於日昨已確定今年度無法發放所謂的「藝文體驗券」。惟對國考而言,此議題涉及文創發展法之宗旨以及課堂所強調如何藉由「藝術經濟學」來檢視文化環境的供、需兩大層面,必定是熱門考點所在。今以年初報載之相關內容再次提醒應試學員多加留心。

 

資料來源:2010/01/02 聯合晚報

立法院本會期審查文創法,初審通過將發放藝文活動體驗券。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指出,體驗券最快明年發放,經費初估10億元,鼓勵國中以下學生到劇場看表演,不過藝文團體反應兩極。盛治仁強調,體驗券發放後,若有三億元被使用,就可達初步成效。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下周一將交付政黨協商,討論朝野意見較分歧的兩項條文,包括每人每年12000元的藝文消費可抵稅,及著作權法中的「孤兒條款」,即找不到作者的作品授權問題。

其中爭議較大的每人每年12000元藝文消費抵稅,雖然普遍受到藝文團體支持,但財政部認為有違租稅公平,極力反對。綠營立委則強力護航,認為抵稅有助刺激藝文消費,協商後通過的機會高。

日前初審通過發放藝文活動體驗券,也引發各界討論。盛治仁表示,國內藝文市場每年的消費金額多達50億元,其中有30億元是國外表演,20億元為國內表演,文建會規畫在民國100年發放體驗券,對象為國中以下學生,可欣賞國內藝文團體表演,體驗券發放方式仍待跨部會協商。

不過藝文團體對發放藝文活動體驗券的反應兩極。新象文教基金會行政總監許博允指出,發體驗券有助於藝文市場,鼓勵更多人進劇場或音樂廳。九歌兒童劇團團長朱曙明則說,此政策是政府跳進來防礙藝文市場,屆時恐造成藝文團體惡性競爭。

對此,盛治仁強調,首次發放體驗券將是「試辦」性質,評估成效後才會決定是否繼續發放。他認為體驗券有助於帶動藝文消費,增加民眾看表演的意願,若有三億元的體驗券被使用,就會達到初步成效。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題觀摩:考試院業於9933公告「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請就修正內容作重點說明,並提出您個人認為恰當的公務人力獎懲機制。

 

(一)    草案修正重點說明

1.增列因公傷病請公假等事由,其實際任職期間未符辦理年終(另予)考績之規定者,不得辦理考績;並刪除一次記二大功專案考績規定。

2.修正平時考核項目;並增列考核細目由各機關視業務特性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定,以及主管機關之定義。

3.考績等次增列優等。

4.增訂不得考列乙等以上及得考列丙等條件。

(第六條之二 受考人在考績年度內有下列第一款至第四款情形之一,不得考列乙等以上;有其餘各款情形之一,得考列丙等:

1)因故意犯罪受刑事確定判決或受懲戒處分者。

2)平時考核獎懲相互抵銷後或無獎懲抵銷而累計達記小過一次以上未達二大過者。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試題觀摩:什麼是權力?請討論權力的運作面向?依循這樣的討論,請分析目前國際政治流行的概念「軟實力」與「硬實力」之間的關係。(98年台大政治系轉學考)

 

(一)權力的定義與三大面向(請自行參考上課教材)

(二)「軟實力」的意涵

「軟實力」係指一國運用文化力量或交流進而影響他國外交政策的過程。就權力運作面向而言,係屬於第三面向也就是意識形態的範疇。文化交流亦稱「文化外交」或「公共外交」:

1.文化外交之內涵與以往外交作為比較

(1)     所謂文化外交,是指國家之間與人民之間,透過理念、資訊、藝術及其他文化層面的交流,來促進彼此的了解。美國國務院則將文化外交稱為公共外交的關鍵,公共外交是指利用傳播等方式接觸其他國家人民,影響他國的輿論及菁英的意見,進而改變其他國家的政策,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要創造或改變一個國家的形象。也就是說,影響他國輿論、形塑自己國家的形象,來達到國家的外交政策目標,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目的,而透過文化的交流則是達到這個目的最關鍵的因素。

(2)     國際關係角度,文化外交是一個國家運用軟權力(soft power)來推動國家對外政策的作法,奈伊(Joseph Nye)提出的軟權力,便是指運用吸引而非強制的方法,來達到目標的力量。一個國家軟權力產生的方法,就是讓該國的文化、政治價值、意識形態、外交政策能夠吸引其他國家,讓其他國家接受。也就是說,文化外交是以文化作為媒介,將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播到其他國家,然後,讓其他國家接受,進而影響其他國家的政策,為一國的國家目標服務。

(3)      文化外交是一個較中性的名詞,作為外交的工具,文化外交被視為軟權力的表徵,但一個國家如果用強勢的方法來推動文化外交,往往也會被看成負面的形象,強勢推動一國的文化給他國便被視為「文化帝國主義」。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題觀摩:眾所皆知,國際政治體系乃是接近於無政府狀態,請據此析論國際衝突之特徵或原因。

 

國際體系在法律原則及實際政治上接近於無政府狀態,亦即每一個國家有其合法權力來制訂及執行法律,並且不受外國干預;其次,則是意味著一個國家並不會自願接受國際法的約束。是以,國際衝突之產生可能基於安全或意識形態傳播等因素而形成,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國家安全

國際衝突的首要原因在於必須確保一國可以行使日常事務的合法性權力及實質權力的企圖。換言之,即是一個國家對於生存及免於恐懼的一切努力。

(二)市場與經濟繁榮

每一個國家皆會希望維持與促進其國民的生活水準。這個目標的達成通常被包含在像關稅與貿易的一連串摩擦當中。譬如美國為了促使其國際收支平衡,常常會要求其他國家買更多的美國產品。

(三)領土擴張

國家也有可能依循擴張主義(或所謂的帝國主義)而導致衝突。這類衝突大致是基於以下幾項理由:為獲得經濟優勢以控制新的資源、開拓新的市場以及提供更充裕的生活空間給予其人民。

(四)意識形態的保衛及傳播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兩岸之間若簽訂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很明顯的,將為台灣政治帶來重大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恐怕將會是激化統獨之爭或藍綠對抗。尤其當前執政的國民黨和在野的民進黨,大致上是以傾向統或傾向獨的訴求而分藍綠,ECFA的簽署將使兩大政黨更是振振有詞,而強化原本即具兩極化的傾向,甚至促使國內根本就很難進行相關的理性溝通和客觀討論。

  ECFA的概念原來是稱作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但是就因為CECA很容易被刻意扭曲為中港之間標榜「一國兩制」的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以致於改稱ECFA這種調整,其實就是要在統獨之爭與藍綠對抗中去除台灣「香港化」的疑慮。然而,改名之後,台灣內部綠色陣營的反對仍然是持續不斷;民進黨和台聯甚至結合本土派社會團體,共同發起反對ECFA的全民公投,而且已成功通過第一階段的連署,只是在後續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申請第二階段連署中,因技術性的問題而被公投審議委員會所否決。

  過去我們談論兩岸關係的議題,很多人都習慣以兩岸之間的架構,作為定位、論述兩岸關係的網絡基礎,例如,一邊是規模那麼大,另一邊是那麼小;一個是成長率那麼高,另一個是那麼低。但是我們知道,兩岸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單純兩岸之間的關係;兩岸之間的關係,向來即深受國際政經脈絡的影響,也深受國際政經變遷的制約,冷戰時代如此,後冷戰時代也仍然不例外。

  因此,ECFA對於台灣而言,不只是要在「中國崛起」後,重新建構或發展兩岸之間的經貿、投資關係,事實上也是台灣在面對全球化挑戰下,進行全球性檢討與理性佈局中的一環;所以我們絕對必須以全球及全球化的架構脈絡,思考、定位ECFA的方向和內容。

  在盛行雙邊或區域主義式經濟合作的潮流下,對台灣而言,經濟邊緣化或孤立一直是個揮之不去的夢靨,尤其年一月一日「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區正式運作後,這種夢靨更有逐漸「噩夢成真」的傾向,而須思考解放之道。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題觀摩:明年即是中華民國建國100周年,國家能見度的提升不可避免地係各項慶典活動的主要精神之一。做為一位文化行政人員,您將如何行銷「中華民國」?試從「國家品牌」角度析論之。

壹、 國家形象與品牌定位
一、 意涵
國家可以視為是一種「國際品牌」,並在國際社會中成為與其他國家並列出現的「全球商品」之一,所以,國家品牌在國際政治市場上必須與其他的國家品牌相互競爭,爭取觀光客、投資設廠、商品出口及專業人才。為了搶佔品牌的國際地位,一個國家必須發展具備本國與國外公眾最大共識的「國家品牌」,才能為全球人民所接納,也才能爭取國家的最大利益。

二、 「國家品牌」之組成要素
(一)觀光:屬於建立品牌的「旗艦」工作,有賺取外匯的經濟效益及提高國家
知名度的作用。
(二)投資與移民:品牌好的國家能夠吸引國外投資優秀人才,龐大的投資及人才又會墊高國家的國際形象。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短偈:

「不是有『社會解放』這回事嗎?」

「當然有。」大師說。

「您怎麼形容它呢?」

「從『群眾的眼光』中解放出來」大師說道。

有一個中年失業男子,找工作找了很久都找不到,
結果看到微軟在徵清潔工,就前去應徵。微軟的人
力資源主管在面試後問他:「你會不會上網??如果
你有被錄取,我們會公佈在我們的網站上。」
那男子回答:「對不起,我不會上網。」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考題觀摩:

¤「您認為,為數不少的國際移工跟外籍配偶成為台灣社會成員的現象,對於我們思考台灣的民主政治有哪些啟發?」(99政大國發所)

¤隨著全球化與移民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社會具有多種族、多宗教與多文化的特徵,國家也需要更多的努力來協調文化多元性所引起的社會歧異,因此出現了多元文化主義的呼聲。請問社會需要文化的多元性嗎?(99文化政治所)

【答題方向】

(一)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

1.多文化主義 (multiculturalism) 探討的是一個多族群社會中,不同文化(語言)群體之間,如何建立一個較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社會,以避免激烈的族群紛爭。在現象上,它描述多元族群存在的事實,反對「大融爐」式的描述;在理論上,它指涉對於「認同政治」、「差異政治」等理論的探討,批判傳統自由主義「平等」概念的不足;而更重要的是;多文化主義還是一個具有規範意義的名詞,它強烈的認為應該發展「多文化政策」,以「雙重權利」的政策規劃,維護弱勢族群的文化權益。

2.Young 於是認為對於差異的重視,並將差異納入公共領域,才是實踐多文化主義的做法,這將有下列四項優點

1)多文化主義肯認差異,在文化理念上可積極促使弱勢社群(族群)肯定自己的文化,不致因為自己與主流優勢者「不同」而自我貶抑;

(2)    在政治效應上,即可使主流宰制文化相對化,不再享有理所當然的優勢論述,差異強調任何文化屬性都是特殊的,並無優劣之別;

(3)    在族群共處的層面上,減少強/弱勢的對立,藉由差異的認識了解而彼此容忍尊重,自主發展並和平共存;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台灣是我的家!」長期往返兩岸拍戲的名導演朱延平說,兩岸簽署ECFA後,台灣不在進口片限制之內,不用跟好萊塢競爭一年五十片的配額,有了大陸市場奧援,台灣能拍出更多大製作商業片,搶攻亞洲市場。

 朱延平說,過去大陸每年僅開放五十部外國電影上院線,台灣片能搶贏好萊塢的機會少之又少,但ECFA簽署後,台灣電影登陸不受限制,有大陸龐大市場的收益,將鼓勵更多資金投入商業製作。

 「台灣電影看似起飛,在亞洲卻是零。」朱延平說,台灣受限於內需市場不夠大,養不起大製作影片,失去搶占亞洲市場機會,他覺得相當可惜,因為商業片不只可以得到票房收益,對於向外國宣傳台灣,文化輸出效果更不可小覷。

 朱延平坦言,近年為搶攻大陸市場,拍片重心都放在對岸,他以「功夫灌籃」為例,該片為符合「合拍片」條件,故事、場景、工作人員全在大陸,僅主角是台灣人。ECFA簽署後,類似影片就能拉回台北拍攝,不僅增添影片賣點,還能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他舉例,拍一部片約三個月,光載送演員與工作人員的麵包車,就高達八十部以上,更可提供四百個以上工作機會,等於一年若有四部以上大製作開拍,這些人就不愁沒工作。

 朱延平強調,「大陸是台灣電影業最容易打入的市場」,台灣偶像劇長期在該地受歡迎,不缺大牌明星,台北在他們心目中更是時尚之都,他有自信,台灣導演只要拍好片,加上ECFA助陣,要在大陸市場攻占一席之地,絕非難事。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0/7/4 )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