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今年普考政治學之整體評析與申論題擬答&課本對照頁數,提供給需要的學員參考!

 

 

 

 

 

普考政治學整體評析:

¤申論題部份:

如同考前時事猜題,兩題申論皆與當前各國重要政治發展趨勢有關。第二題〈新社會運動〉不難,在前些年已經考過,且正規課課後習題亦演練過,相信不少學員都有將其擺放在口袋題庫當中。

倒是第一題,考的是「政黨體系之所以產生變化的原因」,時事背景應當是這次的法國總統大選結果。其中,關於〈政黨解組〉這個原因,上次某特考才考過,考生應該有所準備。但〈階級解組〉這個概念跟〈政黨解組〉過於接近,要在短時間內做一清楚論述並不太容易。

於此,建議考生若能先將「階級」二字定義,再關連至「議題投票取向」,並延伸至「普涵型政黨」的出現,如此呈現出的論述主軸應該能抓住閱卷者的眼球!

¤選擇題部分:

還算四平八穩,足見「基本功」的重要性!其中一兩題可能有少許難度及爭議(譬如第11題、第21題),但運用「排除法」,還是可以選出命題者想要的答案。整體而言,考生要拿下44分應該非難事。

 

 

 普考政治學解析

壹、申論題

一、當選民的政黨支持產生激烈變化而影響政黨版圖時,有「政黨解組」與「階級解組」兩種解釋,請分別說明之。

【擬答】(請參閱黃靖編著,2016,《縱橫政治學》,p.7-60~63)

  根據美國著名政治學者賴克(W. Riker)指出,選舉與政黨體系的動態變化基本上是一場「政治的操縱藝術」。究言之,「政黨認同」與「社會分歧」居於操縱藝術的核心地位,前者的變化可能帶來政黨的解組與重組,而後者則可能導致階級解組以及議題政治的出現,以下,茲依題意分述:

(一)「政黨解組」對政黨體系變遷的解釋:

1.「政黨認同」的意涵:

(1)「政黨認同」的概念最先由《選民抉擇》一書的作者提出後在《美國選民》一書中將這個概念加以完整發展。

(2)認為這是一種心理的認同,指的是個人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對某一重要團體的一種情感取向。政黨認同經由社會化的過程呈現持續穩定的狀態,並且隨著個人成長與投票經驗的累積而強化黨派的心理認同感。

2.「政黨解組」的基本意涵:

宣稱政黨認同正在衰退,社會階級對投票行為的影響力日益減弱,亦即選民比較不依賴政黨認同所提供的心理暗示進行投票抉擇。

3.造成「政黨解組」的原因:

(1)政黨解組的原因與政黨功能的衰退有非常直接的關係,而其主要原因是政黨無法善盡人民與政府間溝通橋樑的角色。

A.一方面是隨著政治社會的多元化而帶來的議題極化,使得主要政黨的政策訴求很難取悅所有的選民看,而提供某些建立在特定政策或意識形態的過渡型「第三黨」(Third Parties)崛起的機會,並對選票的組合與選舉的結果產生重大的影響。

B.另一方面與政黨在候選人提名與選舉動員能力的減弱有關,電視的勃興及其廣大的傳播效果是直接弱化政黨在選舉中角色的原因。對選民而言,電視成為提供政治消息的主要來源;而對候選人而言,只要知道如何利用電視,並且有足夠的錢付費,就可以與現任官員在電視上一較長短。至於政治經驗,與政黨的關係,均非勝選的必要條件了。

(2)政黨重組的產生為進一步的解組設下了基礎。換言之,在關鍵性選舉當中,選民有更高度的選舉參與,選舉結果亦顯示政黨與其支持者之間的連結情形與選舉之前有明顯不同,而此種新的連結關係則持續到後面幾次的選舉。

(3)更多「浮動選民」的出現。究言之,隨著經濟成長、人民生活改善、教育水準提升以及社會階級流動頻繁,導致階級意識與政黨認同衰微,取而代之的是愈來愈多的浮動選民(或稱中間選民、獨立選民)。由於此種選民不再忠於某特定政黨,故投票時考慮的空間加大,使得第三黨的票源較以往寬廣,而呈現選民的輕浮性(Volatility)。

(二)「階級解組」對政黨體系變遷的解釋:

1.「階級」的意涵:

廣泛地說,階級是指具有類似社會和經濟地位的人所組成的團體。就馬克思主義者而言,階級與經濟權力有關,階級是由個人與生產方式的關係來加以界定。從這個觀點來看,階級的差異就是「資方」與「勞工」之間的區別,亦即就是生產工具擁有者(即資產階級)與以出賣勞力為生者(即無產階級)之間的差別。

2.「階級解組」的意涵---「社會學」的解釋觀點:

(1)以馬克思的階級論為主軸,強調社會分歧對政黨體系的影響作用,認為政黨的形成與政黨體系的變遷來源於社會組成的改變。是以,當一個社會有新的階級出現或是產生新的移民族群或是新的社會議題產生,這些新的議題或組成將進一步影響政黨或政黨體系的演進變化。

(2)Lipset與Rokkan的「政黨體系凝結論」:根據兩位學者的觀察指出,西方政黨體系的形成從早期以是否擁護教宗權威為分歧之僧侶階級與地主階級之緊張對立,殆至19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依生產工具的所有而引發資產與無產階級之間的衝突,其主張西方政黨體系目前係「凝結」於保守政黨與社會主義政黨之間的互動格局。

3.「階級解組」所導致的影響:普涵型政黨(catch-all party)的出現

(請參閱黃靖編著,2016,《縱橫政治學》,p.7-53)

(1)由Otto Kirchheimer提出,認為1960年代開始,西歐經歷了社會─經濟激烈變動,伴隨著勞力聘僱往服務業部門移動,加上生活以及教育水準的提高擾亂了原先尖銳的階級劃分。結果,產生了一批「新中產階級」,他們擁有相同的精神、消費與較同質的大眾文化,完全不適用以往的階級衝突模型。更重要的,大眾媒體發展增強了這個趨勢:黨領導人開始像廠商吸引消費者一般,享有吸引全部選民的能力。換言之,政黨的意識形態或是其所代表社會分歧利益,經常因為選舉的關係而不再涇渭分明,甚至有時為了選舉關係刻意將政黨本身的意識形態模糊化,造成傳統上以特定階級或意識形態為政黨標籤的政黨逐漸減少。

(2)形成此模型的基礎係民主的多元概念,宣稱民主主要是建立在各個獨立組織彼此利益間的議價與協調上。政黨則在這些利益之間建立不斷變換的聯盟組合,突顯出達成共識與妥協的必要性。

 

二、何謂「新社會運動」?請就其起源、內涵與影響論述之。

【擬答】(請參閱黃靖編著,2016,《縱橫政治學》,p.5-50~53)

    以政治參與的角度來看,興起於西方1970年代的新社會運動是一種很特殊的類型;基本上,這種政治運動的底蘊來自後物質主義精神,而究其表現形式則頗有「公民不服從」的意味。以下,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新社會運動的起源:

1.有別於傳統的社會運動:

傳統的社會運動是由受壓迫者或弱勢者所發起,當代的社會運動則吸引年輕人、教育程度較高者以及較為富裕者的注目。

2.具有強烈後物質主義傾向:

新社會運動一般具有後物質的(Postmaterial)傾向,較關心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議題,而較不關心社會進步(Social Advancement)的議題。例如,雖然婦女運動側重物質上的關心,如同工同酬(Equal Pay)、機會平等,然而都是從一套與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及反對父權制(Patriarchy)有關的價值衍生而來。

3.左派的抗議政治風格:

傳統的社會運動通常較少與意識型態有所關聯,而新社會運動一般則較標榜某種意識型態的主張(雖然未必有明確的立場)。廣義來說,它們的意識型態立場是偏向新左派,挑戰著現今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目標和政治風格(Political Styles),並且也擁抱著對自由的追求,例如個人自我實現(Personal Fulfillment)和自我表達。

4.濃厚的草根民主:

社會運動是具有高度信仰和政治行動主義的集合體,不以正式組織為必要基礎。新社會運動特殊之處在於吸引年青人、教育良好而富裕者的能力,這些人一般而言具有後物質主義的傾向,他們也信仰新型態的政治行動主義,有時被稱為「新式政治」。

(二)新社會運動的主要內涵:

支持基礎不在團體,而是以價值或議題為主。運動組織通常極為開放、民主;政治形態也刻意留在體制外,謀求藉輿論及政治壓力來影響政策。

(三)新社會運動的政治影響:

根據英國政治學者Heywood分析指出,新社會運動當今政府公共政策的形成衝擊產生四大影響:

1.興起新型的抗議政治:

新社會運動通常被理解為是一種理性的和工具性的行動者,它們對非正式的和非傳統的手段的運用完全反映出了它們的全方位戰略,譬如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極是顯例。

2.突破以階級為劃分的政治認同:

新社會運動的出現被廣泛地認為是後工業社會權力日益分散和支離破碎的證據。如此一來,傳統的階級政治就被一種「新政治」取代了。

3.政黨式微與單一議題政治興起:

這種新政治從既有的政黨、壓力集團和代議過程轉向了一種更具有革新精神與更戲劇性的抗議政治,譬如當今的環保運動及同志運動可印證此點。

4.追求由下而上的差異政治與承認政治:

新運動不僅提供了新的、相互競爭的多元權力中心,而且通過抵抗官僚化和發展更為自發、有效和分散的組織來有效地分散權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