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看倌享用!

 

 

108高考政治學

一、何謂威權政體(authoritarian regime)?威權政體有那些不同的類型?

【擬答】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5-17~21。

()威權政體的意涵:

政治學者林茲(Juan Linz)曾歸納出一些分辨威權主義的選項:

1.傳統主義精神(例如天主教的信仰、紀律和秩序)為基礎的意識形態。

2.一黨制,但缺乏全面性的政治動員。

3.領導階層會施以控制,但加諸在人民身上的通常是可以被預見的管制。

4.有限制的多元論(教堂、軍隊),但沒有全面控制的國體。

5.獨裁,但沒有控制所有的層面(文化、社會之類的)。

6.以冷漠作為控制人民的手段。

()威權政體的類型:

1.君主的威權:就政治發展的觀點來看,這類政權是保守的;其基本政策取向為維持社會的現狀,尤其是傳統的層級結構、利益分配型式與價值觀念。較著名的君主專制國有沙烏地阿拉伯、約旦、摩洛哥、尼泊爾等。

2. 軍人的威權:大多數獨裁國家都是此類。軍人獨裁制往往是軍人政變的結果;新興國家獨立後,都仿照歐美民主國家設置政府機構,但由於種種限制條件,這些機構的實際運作往往迥異於歐美民主國家,以致政府效能低落,社經困難無法解決,軍人遂乘機攫取政權。

3. 宗教的威權:在不同社會,仍有些人主張各種方式的「政教合一」:有的人主張政治權力應控制宗教,把教會變成政府的工具;也有些主張宗教力量應左右政府,使政府在決策上服膺教會的意見。在實踐上,「政教合一」的一個最徹底的例子為伊朗什葉派回教領袖何梅尼的獨裁。

4. 政黨的威權:多建立在新興的開發中國家,幾乎完全是由領導獨立運動的民族主義知識份子建立的。譬如肯亞、突尼西亞與坦桑尼亞等。

5. 官僚的威權:此類統治,是側重行政的,基本政策方向是守舊,維護社會既得利益與傳統價值,但在行政上則力求改革,提供人民良好的服務。著名的官僚獨裁實例為葡萄牙薩拉抄於1932年至1961年的獨裁。而菲律賓馬可仕的獨裁制,基本上也是行政獨裁。

() 威權獨裁與極權獨裁不同之處:

1.威權獨裁的權威往往是繫於領袖個人的感召領導(Charisma),也就是訴諸領袖個人的特殊風格,至於其下的政府與政黨只是鞏固領袖權力的工具,所以這種獨裁,常是人亡政息。如西班牙佛朗哥在1975年去世後,整個政體開始轉向民主發展。

2.威權獨裁並不企圖透過某種意識形態去改造社會,使社會朝向某類型的「烏托邦」而重建,它雖然限制人民的公民權利,但對於社會原有的宗教、文化、經濟卻不施以太多限制,除非影響到統治者的權力。一般而言,威權獨裁者喜歡動員人民支持政府,無以表彰領袖深得民心。所以

3.威權獨裁者常是扮演父權式(Paternalistic)的領導,表面上是處處關心民瘼,關懷民間疾苦,但實則上是為保障自己權力地位。這種是「民享」(For The People)而非「民治」(By The People)的開明專制,目前在第三世界國家,所在多有。

 

 

 

二、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領先共和黨川普(Donald Trump286 萬票,但是在總統選舉人票上川普卻獲得過半數的總統選舉人票而當選。試說明何謂美國總統選舉人團制度?如果沒有一位總統候選人獲得過半數的總統選舉人票,依據美國憲法的規定,總統、副總統又該如何產生?

【擬答】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8-34~36 &總複習教材。

(一)制度起因(選舉人團是大州與小州妥協的結果):

任何政治制度的產生,往往是政治妥協的產物;美國總統選舉人團之產生亦不例外。制憲之時,美國制憲先賢們對於總統這個職位應如何產生,持有不同之見解:

1.James MadisonJames Wilson 和賓州州長Morris極力主張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

2.然而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直接民選被大部分的制憲代表視為過分民主,不宜貿然行之,因而未被採納。

3.也有部分代表主張總統由國會議員投票選出,但又恐此種設計可能矮化總統,膨脹立法權,使得行政權低落,因而作罷。

4.最後在各方妥協之下,才有總統選舉人團的產生:

(1)基本上,制憲先賢們並不信任一般民眾的政治判斷,因此他們才把選舉總統的權力,交付由總統選舉人團。

(2)維吉尼亞州的制憲代表George Mason認為:「將選擇總統之權交付一般老百姓,有如將顏色的判斷交給盲人一樣危險。」

(3)選舉人團的成員被認為應該具有充分的政治資訊和足夠的政治智慧,能夠為國家選擇最優秀的人才來當總統的菁英份子。

()制度操作模式:

1.選舉人團的數目:總統選舉人團是由各州分別選出代表而組成的。而各州代表的產生方是由各州議會自行決定。基本上,原來憲法有關總統選舉人團的設計,並不是很民主的。各州選舉人代表的數目,是其參議員和眾議員的數目的總和。美國共有100名參議員和435名眾議員,加上三位來自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ombia)的代表,合起來共有538位選舉人代表。

2.投票結果: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必須獲得過半數(270票)之選舉人票方可當選。如果無人獲得過半數選票,則交由眾議院選舉總統,參議員選舉副總統。眾議院乃是就獲得選舉人票最高的前五名(在憲法第12案修正案中,改為前三名)候選人中,重新投票而選舉之。眾議院行使投票權時,每一州只有一票,而非每一位議員一票。加州目前有45位眾議員,因此他們必須在彼此之間獲得共識之後,方能投下一票;至於佛蒙特州,只有一位眾議員,此位議員便可逕行投下一票。

3.投票時程:各州選出的總統選舉人在選舉年的12月的第二個星期三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分別於各州州議會投下他們神聖的一票。然後將選票加以密封,於次年16日在國會山莊開票。

()制度缺陷:

1.在勝者全拿的原則之下,人口眾多的大州其重要性至為突顯。大州由於擁有較多的選舉人票,故較受到候選人的重視。影響所及,這幾個大州當中若干具有特殊影響力的利益團體或工會,尤其受到候選人的爭相拉攏,而成為大選時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其餘人口較少的州及候選人實力相差懸殊的州,在大選期間往往成為「次等公民」而備受冷落。

2.在勝者全拿的原則之下,可能會發生全民得票較少者卻因選舉人團數較多而當選的矛盾現象。

3.選舉由地方政府主辦,選票的設計、投票方法以及驗票等標準不一,一旦得票數差距過小就易生爭端。

 

 

 

三、請依照目標與組織成員這兩個標準,比較利益團體和政黨的差異。政治學者奧森(Mancur Olson)對利益團體的研究,提出那些重要的看法?

【擬答】

(一)利益團體與政黨的差異: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7-49。

1.目標不同(政治責任的有無):

(1)政黨透過選舉來贏得權力,而根據經濟學者A. Downs的看法,政黨的目的在於追求選票的極大化。據此,站在「利益匯集」的角度觀察,政黨必須凝聚社會共識與肩負政治責任。

(2)利益團體則著重於某些特定的計畫或者議題。換言之,利益團體嘗試影響立法者與行政機關,並且試圖與認同本身主張的政黨進行政治結盟。質言之,利益團體所處理的係「利益表達」的層面。

2.組成成員不同:

(1)政黨為了要贏得選舉,必須尋求廣泛的支持,因此會廣納各方訴求與代表來進入政黨之中。舉例來說,在美國即使是共和黨,其成員也來自各個階層,其中不乏自由主義者;而民主黨雖然標榜自己是平民政黨,但是支持者中也有不乏有錢人。

(2)利益團體就不同了,其成員的身分是非常狹隘的。像是勞工聯盟的成員具有相同的生活、工作環境以及目標。理想的利益團體是由具有共同目標的人們所組成,包括像是宗教、環境、性別等目標。有些利益團體則是把目標完全不同的團體連結起來反對某個政策,像是羅馬天主教徒與基本教義派的新教徒就聯合起來反對墮胎政策。

() 奧森(Mancur Olson)的重要看法: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5-46 & 課堂筆記。

1.啟發「集體行動的困境」:

(1) 從個人理性與尋求自身利益的邏輯推演,團體會從自身利益出發(也就是自動自發)來採取行動的觀念是與事實不符的。實際上,除非一個團體中人數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強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迫使個人能按照他們的共同利益行事,一個有理性、尋求自身利益的個人,將不會採取行動來實現共同或團體的利益。

(2) 主要理由,係團體的基本功能是向全體成員提供不可分、普遍的利益,而此種利益往往是一種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以,團體利益正意味著單一成員為團體所做出的貢獻或犧牲,其收益卻由所有成員共享。正因如此,團體規模與成員的行為效果乃密不可分[當團體人數變少時,搭便車(Free-riding)效應即有可能降低,公共利益就變得比較有可能出現]。

(3) 奧爾森指出,有選擇性誘因(Selective Incentives)手段的團體,比沒有這種手段的團體更容易,也更有效能達到集體行動的目標。這些手段有積極的,譬如通過正面獎勵來誘導成員對集體利益做出貢獻;也可以是消極的,譬如通過懲罰來加深不願意配合成員的偏離成本。

2.提出「政治企業家」模型:

根據奧爾森的理論,大團體通常很難獲得期望的團體利益。但現實情況卻又並非總是如此。因此,學者繼之發展「政治企業家」概念加以彌補,認為團體的組織者往往是政治企業家,其願意為集體行動負擔必要的成本;另一方面,其誘因在於可以從集體行動中獲得物質或非物質的利益。

 

 

 

四、政府和政治人物每天都在對民眾進行政治溝通,政治溝通的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試申論之。

【擬答】

《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9-32。

()政治溝通的意涵:

1.政治傳播,又稱「政治溝通」,是指涉及政治系統內政治消息的傳播過程。

2.政治溝通乃指政治當局及當事人為了解決政務問題,推行公家事務或決定公共政策,運用語言、文字、符號的傳遞,促進感情流通、意見交換、資料傳播,以謀求思想會合及意見一致。進而採取統一的行動。

3.溝通是政治行動和政治衝突產生的唯一方式。

(二)影響溝通效果的因素: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9-26。

1.議題設定效果(Agenda-setting Effect):係指傳播媒體所選擇報導的新聞內容,會影響民眾對該相關議題重要性的排序。媒體工作者在處理新聞的過程中,由於必須依據特定標準篩選新聞,並就各種新聞給予不同的版面位置以及標題等不同重要性。是以,那些被列為頭條消息的新聞,自然會影響民眾對相關議題的關切。

2.預示效果(Priming Effect):指電視新聞的報導內容,會影響我們據以判斷政府、總統、政策或是公職候選人的標準。根據研究顯示,民眾經常曝露在特定的資訊或內容之下,會催化特定概念,並將某一事件與該概念相連結。

3.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指媒體報導事件的歸因,會影響民眾的態度方向。可以進一步區分為兩類:其一,是「插曲式」的,係大眾傳媒在報導時著眼於單一事件或個人相關故事經歷;其二則是「主題式」的,將某事件放在當前整個社會與經濟脈絡下討論。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當民眾閱聽第一類報導之後,會傾向將事件結果歸因予個人;相對的,當民眾閱聽第二類報導後,則傾向歸因於社會制度的不完善。

4.樂隊花車效果(Bandwagon Effect):指民眾傾向支持在民意調查中較為領先的候選人。換言之,民眾不希望在選舉結果出爐時,自己係站在輸家的一方,而遭致親友訕笑的眼光。例如俗諺「西瓜偎大邊」或傳播學所說的「從眾心態」皆在說明此效應。

5.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指民眾對於身邊政治氛圍的認知,會影響其表達政治傾向的意願。由於民眾不希望被團體多數成員孤立,因此,當其偏好與團體主流意見相同時,比較會勇於表達態度;相對的,若與主流意見相反,也並不會原先立場,但傾向保持沉默。

6.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 Effect):指民眾認為媒體的內容對於自己或是與自己相似者的影響效果,遠低於對其他人(第三人)的效果。進言之,此效果會令民眾認為媒體是具有不良影響的,因此,對於大眾媒體應該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9-26。

()政治溝通的定義:

1.有關政治事務之有目的性之傳播。包括所有政治人物或是其他政治行動者為了達到特定目的所採用之各種形式傳播。政治人物以外的人士,如一般選民或是報社之專欄評論人,向政治人物或政治行動者傳播的訊息亦包含在內。至於溝通的內容,除口語或書面文件之外,諸如揮舞旗幟或衣著打扮等視覺手段,皆係其範疇。

2.一個國家的領導、媒體以及民眾針對與公共政策相關作為的訊息,所進行的交換以及商議的過程。申言之,訊息內容、訊息的詮釋以及報導的焦點,係政治菁英、大眾傳媒以及民眾三方共同參與建構的過程。

3.對於公共資源分配、政府官員以及社會意義之公開討論。是以,政治溝通是一個過程,內容具有策略性及獨特性。關於公共資源的分配,透過公開討論與對話降低團體間的摩擦係其重點之一;競選過程的研究係第二重點。最後,對社會信仰與價值的討論也是重要目的。

()影響政治溝通效力的因素: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9-37。

政治溝通效力之大小不能一概而論,而必須以個別因素來分析:

1.媒體效力:

(1)倘若溝通者希望把一個信息同時傳遞給大批民眾,則大眾傳播媒體,尤其電視的效力必然超過口語。

(2)相對的,在口語溝通的場合,溝通者更可運用親情或友誼,使接受訊息者感到壓力,對其主張不敢公然反對。因此,在需要勸服別人的場合,口語溝通是比較有效的。

2.訊息內容效力:

(1)倘若信息所指涉的是一些我們不懂的事物,我們就很容易接受溝通者的意見或判斷,尤其當溝通者是一個我們尊敬的權威時。

(2)相反地,倘若信息是關於一項我們熟悉的事物,我們就不易受到影響。這也許是為何在民主國家,人民對內政問題往往有種種不同民意,對外交問題則意見較少的原因之一。

3.聽眾性質因素:

(1)教育程度較低、知識貧乏的人對於政治溝通一般會表現無動於衷的態度,但一旦發生興趣,就較易受溝通者觀念的影響。

(2)相反地,教育程度較高、知識豐富的人對政治溝通往往表現興趣,但比較不易受溝通者的影響。

4.溝通者本身因素:溝通者的權威性與技巧也是決定溝通效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倘若一位溝通者被社會公認為其是所溝通的問題的權威,人品又值得信賴,則其溝通較一位缺乏這些條件的溝通者有效。

 

 

108普考政治學

 

一、近年來全球興起所謂的民粹主義,其特色為何?民粹主義是否為意識型態?意識型態的定義為何?

【擬答】

()民粹主義的特色: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5-12。

Roberts歸納出民粹主義有以下五個特質:

1.個人或父權型的領導(但未必需具有領袖魅力)。

2.跳過各種組織與管道的媒介,由上而下直接的政治動員。

3.聯合不同階級與社會部門的支持。

4.沒有強烈的意識型態,但具有反菁英與反體制的特質。

5.以侍從主義式經濟或資源重新分配的政策,作為爭取選民支持的訴求。

()民粹主義是否為意識形態?

關於民粹主義能否定位為是一種意識形態類型,有論者主張其至多只是鬆散的觀念,但亦有學者認為其已具備意識形態的要件,以下論述不同見解:

1.民粹主義並非意識形態: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5-12。

Taggart提出民粹主義至少有以下六個重要的特質:

(1)民粹主義者敵視代議民主的運作模式。

(2)民粹主義者希望能在現實社會中實現他們理想的理想國度(Ideal Heartland)。

(3)如果想要將民粹主義視為一種意識形態,則民粹主義似乎仍然缺乏明確的核心價值。

(4)民粹主義是對社會發生危機時的劇烈反動。

(5)這種看似草根民主模式卻有可能形成暴民政治,造成民粹主義在本質上存在兩難的困境,因而限制其發展。

(6)民粹主義會因外在環境(譬如資訊科技的興起)的不同,而改變其運作的模式。

2.民粹主義是意識形態---英國Stoker教授見解請參閱黃靖課堂筆記。

民粹主義者認為所有的支持者都具備決策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只是缺乏一個表達意見的機會,還有一個能實踐自己想法的政治領袖。這個意識形態認為「人民」需要被解放,需要的是一個能影響社會的空間。此論點通常在人民情緒高昂、義憤填膺之時特別管用,頗有「宗教復興」的味道,而且能「吸引一般不關心政治的人參與政治」。

3.民粹主義可用來「包裹」特定意識形態---Heywood的界說請參閱總複習教材。

民粹主義來自拉丁文populus,意義是「人民」,用來描述獨特的政治運動,也用以描述一種特定的政治思想傳統。被形容為民粹主義的運動或政黨,其特徵是面對「腐化的」經濟或政治菁英時,他們宣稱將支援普通人民。做為一種政治傳統而言, 民粹主義反映了一種信念,其中人民的本能與願望提供了政治行動的主要正當性指引。因此,支持民粹主義的政治人物直接訴諸於人民,並聲稱將表達人民最深層的願望與恐懼,而所有中間機構都不應被信任。雖然民粹主義可以跟任何目的或意識型態產生關連,但它常被認為是隱性威權,因此民粹主義式民主就成為「多元主義式」民主的敵人。

()意識形態的定義: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11-42。

1.由法國思想家狄崔西(Destutt de Tracy)所創,用來描述的則是一種新的「觀念科學」(Science of Ideas);其字面意思就是「觀念學」(Idea-dogy)。

2.基本命題:

(1)所有的意識型態首先都以某種世界觀的方式,為人們提供對現存秩序的說明與批評。

(2)它提到人們想要的未來模型,亦即美好社會(Good Society)的景象。

(3)它為政治變遷能夠如何發生以及應當如何發生提供基本輪廓。

 

 

二、何謂「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美國政治學者普特曼(Robert Putnam)使用社會資本的概念分析美國與義大利,請敘述他的觀點,並評論之。

【擬答】

()「社會資本」的意涵: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5-50。

用帕特南的話來看,「社會資本指的是普通公民的民間參與網絡以及體現在這種參與當中的互惠和信任的規範」。換言之,社會資本的本質是集體行動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實質功用是有助於形成自發的合作。

()社會資本的政治作用:

政治學者普特南(R. Putnam)在其名著《使民主運轉起來》(Making Democracy Work)一書中問到:「為什麼有些民主政治成功了,而另一些則失敗了?」這一政治學中古老而又新穎的問題。他以20世紀70年代後期的義大利作為個案,通過研究義大利地區的公民生活來探索其根本性和普遍性的民主治理問題。重要發現是:在那些存在自發性組織(由下而上的自我管理)的地區當中,民主有著良好的運作呈現。其中的制度條件乃是「社會資本」的建構與否。

此外,其在《獨自打保齡球》著作中也重複同樣的觀點,認為資通科技(特別是電視)的發展,越發造成美國社會人際之間的疏離,對當代民主政治的品質產生不利的影響。請參閱黃靖政治學課堂筆記。

綜言之,普特南認為「社會資本」的提倡可以獲致以下幾項政治效果:

1.克服集體行動的困境,讓各部門之間能更協力地解決公共問題。

2.促進人際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降低社會交往成本。

3.拓寬公民的自我認知,培養健康的社會人格(不過度猜忌)

4.提升人們遵守體制規則的意願,有助強化「可治理性。

()評價社會資本:

1.可降低「民主赤字」: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11-38。

「民主赤字論」(Democratic Deficit),最早由著名公共財政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James Buchanan)率先提出此論並被後人延伸,用來指民主制度下,由於政黨、政客、政府各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因而會造成財政赤字的無限擴張,以及民主投入與民主產出間的逆差。「民主赤字論」很能夠解釋「五十對五十社會」的許多不正常的民主現象:如民意期待和政府表現的落差,政府總是花很多錢解決很少問題,政黨惡鬥使得民主投入與產出間的差距日增等,導致人民日漸產生不耐,甚至無奈。

2.可提升「社群認同」:請參閱黃靖編著,2018,《縱橫政治學》,p.11-44。

現代共同體主義興起於20世紀後期,是對自由個人主義擴張在現代社會和政治思想中造成的不平衡所作出的一種反應。共同體主義者告誡道,如果個人(Individuals)不受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的限制,就無異於容許或鼓勵他們只去考慮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權利。毫不誇張地講,在這種道德真空的狀態下,社會將會分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