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幕後:自從美國政治學巨擘D. Easton指出「政治乃是社會價值的權威分配」,此界定已為多數學者所接受。但美中不足的是,Easton對此模型(政治系統)中的「轉換」(也就是所謂的「黑箱子」)變數似乎沒有太多的著墨,整個模型的焦點大多集中在闡釋輸入項與輸出項,甚至被後來的新國家論學者如Skocpol等人批評為「輸入主義」。其實,細究Easton的原意,在這個「黑箱子」當中潛藏了三種相當重要的標的,選擇題考過,而去年國安特考也出現過申論題型,考生宜留意。

 

 

(一)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

Easton指出,當一群人聚合在一起,表現出某種程度的意願來共同解決政治系統的問題時,就出現了「政治社群」。

1.   社群會造成「政治分工」,進而促使政治系統如期運作。換言之,當對政治社群的支持衰退時,政治系統就可能遭到壓力。

2.   「社群」與「社群感」並不太相同。Easton強調,社群感並不是組成政治社群的必要因素。理由就在:個體可能參與政治社群的分工,但彼此之間卻不需要分享任何相同的價值。

(二)典則或政體(regime

指的是「憲政秩序」(constitutional order),此一概念與英國的政治運作有關,它是一組規則(成文與不成文)與情感,而且有一套規範性及可預測性的方法來處理複雜的政治問題。

(三)權威當局(authorities

指一群必須負政府決策責任的人。其發揮的作用如下:

1.   在政治系統中,權威當局必須處理來自內外環境的輸入變數,並轉換成輸出,同時也必須反過來處理輸出的結果。

2.   然而政治系統存在著多樣不同的「次級系統」,這些次級系統是由社會中某些組織的行動所構成,Easton稱這些是「副政治系統」,例如商會、教堂以及各種協會的活動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稀少資源的分配或是管制了政策的形成。因此,很明顯地,這些次級系統對權威當局的支持程度形成了政治系統是否得以持續的重要指標。

 

綜言之,「權威當局」可以來來去去,「典則」也可以隨勢改變。相較之下,「政治社群」就顯得較為穩定。不過,當政治社群中的成員內部產生分裂,亦即所有的團體不再支持原有的政治分工時,就會發生社群的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