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總評如下:「平淡當中有奇點,時事未爆令人憂」。整體而言,感覺命題委員有些偷懶,大部分是老掉牙的考古題,只要破題及論述鋪陳不要太離譜,分數「理論上」應該不會太難看。除了三等考試的第三題,這題會寫的學員應該不多,特別擔心會有學員審錯題、答錯方向,也只有這題跟時事發展有關聯,但因為較冷門,我們這些台上講者估計又要被大家罵翻了(請行行好,至少六題中,五題都有教過了呀!),但願這種題目別成常態,不然再多的堂數都不夠用有許多更值得考的時事題一直未爆開來考,主力在明年高普考的學員仍要多上心!以下是個人擬答,提供參考,12/17有影音講座,有興趣者亦可參酌!

 

 

 

 

 

 

 

 

三等考試申論題

一、試說明五項官僚組織扮演之角色,(15)並分析應如何控制官僚組織?(10)

【擬答】

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古德諾(Goodnow)曾言:「政治是國家意志的做成,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據此區別出官僚組織對國家而言有著不同的運作功能與角色。然也誠如另一位行政學者瓦爾多(Waldo)所指出的,在一個「行政國」年代中,如何讓文官組織接受民主的控制,已是備受關注的議題。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官僚組織的角色:

1.處理資訊:

文官負責蒐集、保存和分析關於人民及社會運作的大量資訊。這些資訊成為重要的資料庫,它可以用來記錄社會活動、衡量公共政策的本質和影響,以及瞭解當前攸關公共價值分配的決策與行動。

   2.提供專業知識:

許多文官在專業領域當中累積豐富知識,這對國家採取明智的政策和行動而言具有很大助益。

   3.提供公共財和服務:

執行政策是文官系統的主要工作,文官必須持續不斷地詮釋和推動公共政策,而這些政策經常能夠提供個人及社團公共財和服務。

   4.管理和落實公共政策:

在文官負責詮釋和推動的公共政策當中,許多是替個人或團體設定行為規範。這些規範涵括的範圍很廣,有的是要防止企業聯合壟斷;有的則是要落實交通規則;還有的是要保障少數族群公民權利。

   5.汲取資源:

在這方面,文官同樣扮演多重角色。有些文官負責向個人和企業收稅;有些文官在國營企業任職,提供人民商品和勞務。這些活動的目的在於將資源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政治系統。

(二)控制官僚組織的方法:

1.選舉:民主政治要件之一是基於「多數決」原則的自由選舉。不管是總統制或內閣制,若選民對政府官員的行動感到不悅,其即能以選出新的領導團隊來重新界定官僚的方向

2.憲法和政治上的限制:政府單位的命脈是撥款。立法機關能藉由減少單位運作所必須的金錢來約束官僚的作為;此外,行政首長也可運用政策議題設定權與人事任命權來控制官僚組織;最後,當官僚不負責任時,法院即是公民和民選官員最後的武器。

3.公民投票:在某些國家,將公共問題訴諸公民投票的表決是抑制官僚權力的重要手段。在這些國家中,公民可運用公投決定許多政策議題,包括徵稅的授權、公共建設乃至於警察的職權行使。

4.自我控制:雖然官員必須服從於法律的控制,但也不能否認因為他們服膺於以專業原則為基礎的信條時所展現的稱職情況。觀察那些成功找出黑心食品所在地的衛生官員,在在顯示出官僚對自身工作的自豪以及追求專業的最高標準。這種自我控制的信條有時比正式的政治控制,更能令官僚負起責任。

5.利益團體、媒體及政黨:由於體認到官僚在制定政策過程中的重要性,利益團體將因此發展出挑戰官僚專業知識的專家,也會逼使官僚回應來自利益團體的壓力;再者,在政黨勢力強大的國家當中,官僚系統中的政治任命官員會影響官僚的行動,使其對大眾壓力能有所回應;最後,平面及電子媒體記者的追蹤調查,更對官僚行為的變化產生深刻的制約。

 

二、試述代議民主有那些主要原則或特徵?(15)另請分析多元論對於民主政治的綜合觀點。(10)

【擬答】

著名政治經濟學者熊彼得(Schumpeter)曾指出,所謂的民主即是「透過公平、公開程序來選擇政治代理人的過程」,這種「程序民主」就是當今代議政治的主要內涵;復次,美國政治學者道爾(Dahl)也認為民主政治乃是一種透過團體彼此競爭而達致平衡的「多元政體」(Polyarchy),進一步闡釋了多元論的民主價值觀。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   代議民主的主要原則:

根據Dahl的看法,代議民主包含以下七項原則:

1.主要政治決策者為民選:指中央的行政首長和國會議員,不論選舉方式為直接或間接選舉,都必須經由人民所選出。

2.選舉過程自由且公開:指選舉機制必須是公平且經常性的,在選舉過程中不可以有太多暴力威脅。

3.普遍選舉權:一般民主國家只對公民的年齡和行使公民權能力,做最基本的要求,絕大多數的公民皆必須被保證不因種族、性別、宗教與政治理念而在選舉權的行使方面有所歧視。

4.參政權:成年公民應該享有被選舉權,可以負責國家政策的制訂與執行。

5.言論自由:公民可以自由表達政治意見,甚至批評政府官員。對言論自由的限制,應該只限於對國家重大利益或他人生命財產有立即危險者。

6.新聞自由:公民有權利蒐尋所需的政治資訊,免除不必要的新聞檢查。

7.集會結社自由:公民有權組織自主獨立的社會團體以擴展或保障其權益。

(二)   多元論的民主觀點:

   1分化的權力:公共政策並非全然由一個團體所把持,而是不同的團體之間互相競爭的結果。同時,在不同的個人與團體之間有競爭,並非如菁英理論者所主張的菁英之問有高度共識。即使掌握政治職務的人彼此之間也有競爭。

2.負責的選舉:定期的選舉使得當選的菁英只被許可在一定的時間內掌握權力,因此他必須定期接受選民的檢視,得到選民的支持,而政治菁英為了求勝,也必須做出吸引人的決策,而且當選之後要履行諾言,回應選民的需求,以求在下次選舉的時候還能連任。

3.團體政治:多元主義者視利益團體為民主政治的精髓。社會是由許多不同的團體組成,而個人被歸屬於許多不同的團體,因為會員身分重疊(Overlapping Membership),會使他們的觀點較為平和,不至於發生某些團體與其他團體強烈的對抗。

 

三、試述何謂「臣屬(subject)參與型文化」與「偏狹(parochial)參與型文化」(10)有謂民主政治得以運作,係因民眾採取「間歇性與潛在性(intermittent and potential)」參與的結果,試結合「預期反應定律(rule of anticipated reaction)」分析上述論點。(15)

【擬答】

1960年代,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奧蒙(Almond)等人針對英、美、西德、義大利及墨西哥等五國,進行跨國問卷調查研究,據此發展出包括「參與型」在內的三種理想型政治文化。然而‧Almond亦指出,現實國家的政治文化乃是一種混合型態的呈現。究言之, Roskin教授即認為,像美國雖被歸類為參與型政治文化,但其實際投票率卻不高,故主張必須輔以其他理論解釋之。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政治文化的經典研究:

1.提出者:由美國政治學者Almond與Verba在1963年的名著《公民文化》一書中所提出。

2.研究對象:利用調查研究法,分析美國、英國、西德、義大利與墨西哥等國之民眾的政治態度以及對民主政治穩定程度的可能影響。

3.政治文化的類型學─兩位學者依認知情感評價三個面向,將政治文化劃分為下列三種:

(1)地方型政治文化:社會分工程度極低,通常由部落領袖集政治、經濟與宗教大權於一身,換言之,尚未產生專職的政治角色。

(2)臣屬型政治文化:人民對於政治體系以及政治輸出具有相當認知,但在政治輸入以及政治參與等能力方面,則顯得相當被動或者疏離。

(3)參與型政治文化:人民對政治體系、政治輸入、政治輸出以及自我能力上皆具備認知、情感與評價的能力。

(二)混合式的政治文化:

1.「臣屬/參與型」政治文化:

一個社會由傳統威權結構逐步邁向民主時,若民眾在積極參與政治的同時,仍能尊重政府的權威與履行公民的義務,將有助於民主政治之穩定發展。

2.「偏狹/參與型」政治文化:

指一個社會的民眾在積極參與政治的同時,彼此之間的政治信念與價值卻相當分歧,對國家認同與對政府權威之服從亦有所動搖,此將不利於民主政治之穩定發展。

(三)「預期反應定律」對混合型政治文化的解讀:

1.預期反應定律:

指政府領導人在制定政策時,即便沒有民眾參與,也會設法瞭解民意,以免激起民眾反彈,導致其無法連任。換言之,民主國家的領導者遵循預期反應原則而不斷地問自己,人民對他們的決策可能會有什麼反應。他們樂見人民沒有絲毫反應;他們希望讓沉睡的狗繼續沉睡。

2.對民主穩定的解讀:

(1)在民主社會中,事實上只有少數人積極參與政治.而民主政治之所以得以運作,亦非全民積極參與政治的結果。惟這並不表示政府或領導人就可因此忽略民眾意見、態度或利益,從而為所欲為。如果政府施政激起民怨或民眾不滿,民眾仍可運用手中選票表達渠等之不滿。

(2)民主文化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投票率.相反地,它需要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只要人民清醒便會參與的態度(投票、投入時間和金錢、組織團體,以及散發請願書)而且民選官員也相當清楚這一點。由此看來,民主是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的心理連結,這有助於約束官員,避免官員犯下愚行,形成民主文化的是人民潛在而非實際的參與。

(3)整體而言,參與型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必要條件,惟單賴此型政冶文化,並不足以確保民主政治之發展,反而可能會因參與爆炸導致社會動亂,甚至革命.民主政治的發展,固需仰賴民眾透過參與來迫使政府與領導人關注民眾之福祉,惟亦需民眾對政治體系加以支持與遵守法令,俾使政府政策得以有效貫徹。

(四)綜合評析:發展「平衡式的民主」

美國已故政治學者Huntington也認為,有效解決民主危機的方式在於系統性地考察「民主的活力」與「民主的治理能力」這兩個極端,並據此鼓吹「平衡式的民主」。

Huntington認為,民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節制」,而根據他的觀察,當今各國的民主危機並非「民主不足」,反倒是「民主氾濫」。質言之,當今民主社會所缺乏的並不是對民主準則的信仰,而是一種「目的感」;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試圖更深層的問一問:「通過信仰民主準則到底想達到甚麼目的」?對Huntington等學者而言,一個「無目的性民主」的興起就是只側重「民主活力」的失衡民主,其擔憂這種民主體制並無法增長政體的壽命期。

 

四、試述選舉對民主有何重要功能?(10)並申論相對多數代表制、比例代表制、混合制等不同選制,對政黨體系又分別有何影響(15)

【擬答】

有謂「可以有選舉而沒有民主,但不可以有民主而沒有選舉」,道盡了選舉乃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櫥窗。然而,誠如美國已故政治經濟學者賴克( Riker)曾指出的,選舉過程乃是一種「操縱的藝術」,選舉遊戲規則的不同自然產生迥異的選舉結果;對此,法國政治學者杜瓦傑(Duverger)提出著名的「杜瓦傑法則」,歸納出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之間的確存在某種因果關係。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     選舉對民主的功能:

1.提供政權的正當性(Legitimacy):

民主政治的本質乃是「統治基於被治者的同意」,因此,選舉過程可以建立少數統治者與多數民眾之間的關連性,賦予民選官員正當性來源,尤其透過選舉結果顯示統治權力暫時委託的重要意義。

2.民意與政策偏好的形成:

選舉過程係民眾意向的表達方式,而結果則是民意的選擇呈現。因此,選舉可說是民意表示的論壇,除了一般的政府領袖選擇之外,透過諸如公民投票的設計,民眾還可以經由選舉對特定政策或政黨進行複決乃至去留與否的判斷。

3.衝突的制度性解決管道:

民主政治所強調的是「以數人頭代替砍人頭」的精神,選舉過程是足以將既有的社會分歧衝突導入一個和平且制度化的解決方式,並讓各種聲音在議會中表達,進而反映在政策內涵之中。

4.政治資訊的取得與學習:

透過競爭性的選舉,可以將各種具有爭議的選舉議題呈現在選民面前,有利民眾進行判斷;此外,選舉過程也可讓民眾有機會實踐民主政治當中妥協、尊重與參與的精神,教育民眾對其選擇負責,體現「民主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價值。

5.扮演串聯其他政治部門與政黨組織的制度作用:

選舉的作用如同民主政治運作的輪軸,譬如政黨、政黨體系的演變、政府的類型以及政治聯盟運作等民主重要元素,選舉結果皆會對其產生重要影響,更重要者,這些影響對整體政治體系的運作與品質密切相關。

(二)     不同選制對政黨體系的影響:

1.相對多數代表制的影響:

(1)政見訴求不會標榜太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或太偏激的言論,而是以多數選民較關切的公共事務、福利政策等做為選舉時的主要訴求,惟也容易導致負面競選(Negative Campaign)策略的出現。

(2)真正具有獲勝實力的候選人數目應不至太多,而且在選民的「策略投票」下,選票易集中於兩個主要候選人身上。因此,只要這個國家在其他方面的議題上並無重大分歧或對立,經過幾次選舉之後,該國的政黨政治將漸漸走向兩黨競爭的形態。

2.比例代表制的影響:

(1)個別候選人的聲望與魅力,對選民而言雖然不是全無影響力,但是政黨所代表的階級利益、意識形態與政綱政見,才是選民投票時的主要考慮因素。換言之,「策略投票」的誘因將會降低,選民內心真實的偏好較容易呈現,故學者將多數決制視為「人物的投票制」,而將比例代表制稱做「思想的投票制」。

(2)在實施比例代表制的國家當中,選民投票的對象與議席分配的單位,主要以政黨為主,故幾乎都是走向多黨政治。因此,也有批評指出,無黨籍人士的參選空間,在比例代表制下被嚴重的忽視。

3.混合制的影響:

(1)「聯立制」的精神較接近比例代表制。例如德國,是以第二票為準來決定各政黨應得的席次,扣除掉各政黨在單一選區中已當選的席次,再來分配比例代表席次,其比例代表性也較高。就「並立制」而言,各政黨依其政黨得票率來分配應以政黨比例代表選出的固定名額,而與各政黨在區域選區中已當選的席次多寡無關,自然降低其比例代表性

(2)比例代表名額的多寡將影響到小黨的存活。例如德國比例代表名額高達一半,又採聯立制,小黨自然有較大的生存空間。

 

 

四等考試申論題

一、一般而言,國體可區分為兩種,第一種區別為君主國體與共和國體,第二種區別國體的標準是根據政治權力在中央與地方的分配,根據此一標準,全球各國可分為「邦聯國家」、「聯邦國家」與「單一國家」,試比較這三種國體的差異性。

【擬答】

在國家的建構當中,義大利政治學者薩托里(Sartori)將政治權力的「水平分權」與「垂直分權」皆統稱為「憲政工程學」,特別是後者,涉及中央與地方在主權上的正當性配置,晚近逐漸成為國體研究的重要課題‧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邦聯國家的特徵:

是一種較為鬆散的地方單位聯合體,由地方單位保留主權權力,而非將其交予中央政府。因此,中央政府對各分子國並無直接的管轄權。例如尚未行憲前的美國即是邦聯制。而其憲法權威實際上是所謂的邦聯章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在此制度下,州保有主權,只有在獲得各州全體一致的同意下,邦聯章程才能加以修改。在某種程度上,今日的聯合國也可被歸類為邦聯制,因為主權和權力仍然為各會員國所有,而未交予國際組織本身。由於邦聯與聯邦有這些根本的歧異,於是邦聯與聯邦各表現出其特性:

1.在邦聯的組織體下,邦聯對各分子國人民不得直接命令或指揮,邦聯要與各分子國發生關係,須經由分子國政府為之。在聯邦制度之下,聯邦政府得直接命令各邦人民。

2.邦聯協約如要修改,須經分子國全體同意始可,聯邦憲法的終止,則只須較高額的多數邦之批准即可,無須全體同意。

3.在邦聯之下,邦聯當局倘有違法行為,分子國得將之宣布無效,而予以取消,且分子國有退出邦聯之自由權;在聯邦之下,聯邦政府倘有違法行為,各邦只得訴之於法院,以圖補救,不得自由宣告之為無效,更不得自由退出聯邦。

4.邦聯只有議事機構,沒有行政及司法機關,且其所有議決事項,亦乏強制執行的權力;聯邦政府則有國會有行政首長及司法機關,以處理各種政務,國會之決議,必須全國遵行。

(二)聯邦國家的特徵:

在聯邦體系中,地方單位是固定的,而唯有他們同意才能加以改變。此制度具有以下特色:

1.權力分立:在聯邦制中,權力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瓜分(Decentralization)。美國聯邦主義被視為「一種由全國性政府和州政府各自處理某部分公共政策的制度」。美國這種配置被稱為雙元聯邦主義(Dual Federalism),即「一種在各個領域中,國家和州都有特定權力的制度」。

2.成文憲法:關於聯邦主義,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憲法條款。美國憲法將特定的權力賦與聯邦政府。憲法修正條文第10條規定,未授權給中央政府的權力,則保留給各州或人民。反之,加拿大憲法則將特定權力授予省級政府,而將其他權力保留給中央政府。換言之,聯邦制的成文憲法維護每個自治單位的權力,使其能獲得永久的承認。

3.憲法解釋:基於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間在憲法理論和實行上可能出現不少衝突,設立某些仲裁的制度就變得非常重要。美國的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即具此種功能,而其他國家也存在類似的法院。美國的最高法院曾將許多與憲法條款相衝突的州法律宣布為無效。在美國共和初期,批評全國性政府優越性的論點聲稱,各州也有宣布國家法律無效的權力。但由於南方陣營在美國內戰中失敗,因而趨勢是逐漸朝有利於全國性政府的方向發展。

4.分享責任的共識:例如美國憲法即提供此種本質上是合作關係的正式法律設計,如憲法修正過程(需要全國性和地方性政府層級的行動),以及州立議會推選參議員的方式(1913年的憲法修正條文第17條將其改由人民普選)。此種分享也成為中央和地方政府經常以合作方式制定法律之歷史發展過程的一部分。另外,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運輸、衛生及教育等領域上,共同挹注計劃資金的配合款(Matching Grants)也是一例。許多聯邦政府的計劃,甚至由州政府來執行。

(三)單一國家的特徵:

在單一制中,主權權力為中央政府所保有,並可依其意志隨意變更地方單位。除了授權(Devolution)給區域或地方自治單位負責的部分外,其他所有由中央政府執行的政府權威,都可直接及於其公民。在單一制體系中,地域性次級單位並不是固定的。如在1974年英國政府便重組地方自治單位,並且以合併、裁減以及適當地擴大或縮小其管轄區域。根據學者黑吉(R.Hague)等的看法,單一國可分為「雙元制」與「混合制」兩種:

1.雙元制(Dual System):以英國為代表,地方政府的運作是與中央政府的行政系統有明確區分,享有部分的自治權力不受中央指揮的,這部分反而類似聯邦制,差別是並沒有排除中央監督的權力。

2.混合制(Fused System):以法國為代表,是貫徹中央集權的精神,法國的地方政府,分省及市兩級。省市的地方政府,均有討論機關及執行機關。討論機關的議會都有相當的決定權,不過省市議員的決議,尚須經過上級機關的核准,故省市議會都沒有最後的決定權。至於執行的機關,更是在中央的嚴密控制之中。市長雖由市議會選舉,但省長對他可以作停職一月的處分,內政部長封他可以作停職三月的處分,總統可以下令免職,而經總統免職的市長,一年內不得再行當選。

 

二、何謂政治社會化?政治社會化的途徑有哪些?試說明之。

【擬答】

所謂政治文化乃是政治社會的精神範疇,它是一個社會對政治體系與政治問題之態度、信念、情緒和價值的總體傾向,這種傾向有賴於特殊之管道才能獲得,也就政治社會化的作用。茲依題議分述如下:

(一)政治社會化的意涵:

係個人獲取政治定向以及行為模式的發展過程。可以歸納成兩個主要界說:

1.強調個人獨特的成長:指「包括生命歷程各階段中的所有政治學習,不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計畫的或非計畫的,都囊括在內」。主要強調人類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獲取個人的自我認同,能夠表現自己,並以自己的方式尋求個人獨特的需求與價值。這個定義係以個人政治學習(Political Learning)作為切入角度,較貼近一般政治心理學的研究。

2.社會體系的角度觀察,將政治社會化定義為「社會將其政治文化從上一代傳遞到下一代的過程」,強調世代間政治價值的傳遞。例如所謂的「教化」、「灌輸」、「文化傳承」等用語,即在描述一個社會有系統地將一套規範、價值與行為模式,傳遞給其新成員的過程。

(二)政治社會化的途徑:

1.家庭:

家庭是個人一生當中最先接觸到的社會化媒介,它也經常是最重要,以及留下最為深遠影響的媒介。在家庭當中,親人擁有政治信念,並且從事政治活動,這會對於多數人的政治傾向,造成重大影響。早在個人能夠自己做出判斷之前,他們便從家庭成員交談中認識外面的政治世界。以美國為例,多數7歲孩童至能夠辨認出一個政黨;此外,他們已經對於兩大黨產生好惡情感。

2.學校:

政治當權者的角度來看,學校或許是最有價值的社會化媒介。除了家庭之外,對於多數青年學子而言,校園是最重要且具體而微的社會。老師代表權威,同時獎勵符合社會期待的想法和行為,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作為則會受到處分。多數國家要求學生接受老師教導,類似要求包括克制自身欲望、重視教育制度提供的象徵性榮譽,以及用學校許可的方式和同儕互動。此外,每個學校會透過各種儀式來表達對於國家的支持,相關手段包括愛國歌曲,以及效忠領袖的活動。

3.同儕團體:

當一個人離開學校的時候,整個政治社會化的過程已經大致定型。然而,活到老學到老是個顛撲不破的道理,隨著父母的影響力減弱,以及當事人完成學業,同儕團體(Peer Groups)開始介入多數人的社會化過程,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廣義來說,同儕團體包括朋友、鄰居和同事,當事人通常是在職場、社團或俱樂部和同儕團體發生接觸。

4.媒體與文化:

做為訊息來源,媒體置身於個人和政治現實之間。表面看來,多數媒體並非以報導政治新聞為主;然而,其中包含的弦外之音,經常能夠影響個人對於政治和社會的觀感。在多數國家,電視和廣播擁有廣大的閱聽人口,媒體不斷灌輸人民關於價值和生活風格的訊息。

5.政治事件:

單一重大事件能夠改變個人政治行為,其次,在一段時間當中,若干事件累積下來也有可能影響當事人的政治傾向,當人們開始「轉大人」的時候,這種情況會格外明顯甚至相當劇烈。在這方面,美國的越戰世代是典型案例,1960年代,美國部隊介入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嬉皮文化開始流行、尼克森總統的毀譽參半。這些事件加總起來,對於許多美國青年的政治認知造成重大衝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