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整體分析】

相較於去年地特考題絕大部分出自Ranney的教科書,此次就比較集中在政大所出版的相關書籍當中。第一題算是比較冷僻的題型,必須「小題大作」。據版主了解,此題在高中課本是基本教材,國考選擇題曾經考過,版主在多年前的教材中也曾經講解過,此循環在某些班系的總複習或題庫班中亦提點過,如果學員不健忘,相信至少能就契約說、武力說以及演化說等加以發揮。至於第二題,乃版主於考前總複習班一再強調要學員「必備」之趨勢考題,雖然題意「拐著彎」問考生,只要靜心分析,答案其實就在「燈火闌珊處」。

 

一、關於國家的起源,有哪幾種不同的學說,試分別說明之。

【擬答】

一般而言,所謂「國家」包含主權在內的四大要素;而關於國家起源的說法,學者們見解不一,其中又以十八世紀以降經由霍布斯等人發揚光大的「契約說」最受討論。茲依題意說明如下。

(一)國家的組成要素

1.   人民:國家統治權行使的對象。

2.   領土:包含領陸、領海與領空。

3.   政府:國家的統治機關,含中央及地方政府;著名學者韋伯稱其為「合法掌握暴力的機器」。

4.   主權:指的最高權力,對人有完全的統治能力,對外能排除各種干涉和侵略。最高性永久性普遍性不可分性、不可讓與性。

(二)國家起源四說

1.   神意說:

持神權說的人認為,國家是神所創造的這種說法在一些東方古國中特別流行。古希伯來人認為,他們的政府是由上帝締造的;而早年的基督徒則相信國家是自亞當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園後,上帝用來懲罰他們罪惡的一種手段。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因撰寫「常識」一書而名噪一時的佩恩(Thomas Paine)即採取類似的看法。他表示:「政府和衣服一樣是用來遮蓋羞的。」這種說法雖歷經修正但卻一直延續到了今天。許多人到現在還認為,政府是「必要的罪惡」(Necessary evil),而政治則通通是骯髒的。

2.   契約說:

社會契約論即人民主權理論。「人民主權」理論認為,國家是透過全體人民共同簽署的社會契約所建立的。在宗教戰爭及英美法革命的時候,各式各樣的社會契約說相繼被提出。而其中最著名也最具影響力的兩位學者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和洛克(John Locke,1632-1704)。霍布斯認為,透過社會契約的締結,人民將他們自治的自然權利交付給一個絕對的主權(雖然霍布斯對王權有所偏好,但在這裡他表示這個主權的擁有者可以是國王,也可以是議會)。洛克則認為,人民並不因簽署了社會契約而喪失他們的自然權利。相反地,由於他們的政府權力有限,並且必須向「人民」負責,因此他們所擁有的自然權利可說是不可讓渡的。

3.   武力說:

許多早期的政治思想家認為,國家的基礎原本就不正當,基本上國家是一種罪惡。強者根本不顧其他人的權利,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弱者身上,再用合法的外衣加以掩飾。早年的基督徒就是用這種眼光看待羅馬帝國,而中古時代經院派學者表示,教會不會認同那些由世俗統治者依靠武力建立的國家。

4.   自然說(演化說):

持自然說的學者認為,國家是自然的產物,國家是演化而產生的一種制度。就如英國學者史賓塞(Herbert Spencer),即希望透過進化觀念來闡釋國家。此派部分學者將國家看成一個「有機體」,不斷追求更高的發展。

 

 

二、我們常說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請問何謂民意?那麼民意有無可能被政府刻意塑造出來?形塑民意差異的因素有哪些?試說明之。

【擬答】

根據政治學者凱伊(V.O.Key)指出,所謂的「民意」係指政府必須加以重視之私人意見的總合。惟民意的內涵涉及「方向」與「強度」兩個維度,就民意調查此項工具而言,政府實可操縱諸如樣本代表性等環節來塑造民意;更有甚者,從政治傳播的角度切入,倘政府能左右新聞媒介進而造成類似「樂隊花車」等效應,即能有效型塑民意的差異性。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民意的要素

1.一項「問題」的提出:民意必須是對一項特殊問題所表達的觀點,而對這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2.公眾的性質:各項問題的公眾是各自獨立的,代表特殊的意見。

3.公眾偏好的綜合:係指公眾對某項問題意見之總合。包含了意見在方向上(贊成或反對)及強弱度上(如強烈反對或稍微反對)分布的觀念。

4.意見的表達:民意是針對某一問題所產生之眾多觀點的表達;有時過語言,也可以是姿勢或動作。

5.參與的人數:民意的目標在於影響公共政策,所以公眾「數量」的多寡將引起政府的注意與重視。

(二)左右民意調查運作的六大環節

1.調查者的客觀性。

2.樣本的代表性。

3.問卷的適當性。

4.調查過程的嚴謹性。

5.受訪者回答的真實性。

6.統計分析的正確性。

 

(三)政府透過媒體形塑民意差異的因素

1.議題設定效果(agenda-setting effect

係指傳播媒體所選擇報導的新聞內容,會影響民眾對該相關議題重要性的排序。媒體工作者在處理新聞的過程中,由於必須依據特定標準篩選新聞,並就各種新聞給予不同的版面位置以及標題等不同重要性。是以,那些被列為頭條消息的新聞,自然會影響民眾對相關議題的關切。

2.預示效果(priming effect

指電視新聞的報導內容,會影響我們據以判斷政府、總統、政策或是公職候選人的標準。根據研究顯示,民眾經常曝露在特定的資訊或內容之下,會催化特定概念,並將某一事件與該概念相連結。

3.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

指媒體報導事件的歸因,會影響民眾的態度方向。可以進一步區分為兩類:其一,係「插曲式」的,係大眾傳媒在報導時著眼於單一事件或個人相關故事經歷;其二則是「主題式」的,將某事件放在當前整個社會與經濟脈絡下討論。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當民眾閱聽第一類報導之後,會傾向將事件結果歸因予個人;相對的,當民眾閱聽第二類報導後,則傾向歸因於社會制度的不完善。

4.樂隊花車效果(bandwagon effect

指民眾傾向支持在民意調查中較為領先的候選人。換言之,民眾不希望在選舉結果出爐時,自己係站在輸家的一方,而遭致親友訕笑的眼光。例如俗諺「西瓜偎大邊」或傳播學所說的「從眾心態」皆在說明此效應。

5.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 effect

指民眾認為媒體的內容對於自己或是與自己相似者的影響效果,遠低於對其他人(第三人)的效果。進言之,此效果會令民眾認為媒體是具有不良影響的,因此,對於大眾媒體應該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