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的反對黨』乃是英國政治傳統中特別值得學習的民主價值觀,感謝以下這篇時論作者,這位我從小認識且以叔叔相稱的「良心牧者」,您的大勇氣在目前的氛圍中也許尚難「激濁揚清」,但足夠讓也身為台灣本土教會一員的我,重新尋回對十字架精神的驕傲~~以下文章跟有興趣的朋友同享!
長老教會不能變成民進黨次團體
作者:長老教會牧師/盧俊義
長老教會總會總委會在1月19日由總會常置委員會通過發給全體教會一封「對2016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的信息」,看完全文除了令人感到深深難過外,也開始擔憂長老教會總會幹部在信仰上正陷入迷思的網羅中。
之所以難過,就是濫用經文的問題,特別是在該信結尾引用《羅馬書》第13章1節:「人人都應該順從國家的權力機構,因為權力的存在是上帝所准許的;當政者的權力是從上帝來的。」顯然的,這次總會幹部採用這經文給所屬教會時,根本就沒有好好做過功課。
先別談使徒保羅引用該經文時的時代背景和用意,我想請問總委會有否想過對那些一再對抗獨裁統治,特別是在共產黨政權和伊斯蘭政權統治下深受殘害壓迫的基督徒,請問這句話又將如何傳遞信息?就拿1970年開始,長老教會積極投入關懷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時,大多華語教會的領導者就是一再引用這節經文來挑戰長老教會:「為什麼不順從國家的權力機構?」長老教會就是一再提出不同的解釋方式,並要求這些華語教會先回到使徒保羅時代背景去看這經文的原本用意。如今這些過去所努力,都將因此而全功盡棄!
再看所引用的第二句經文是引用《路加福音》第一章47節、49節,而這是出自馬利亞尊主頌的詩歌。但這首詩歌所說「成全了大事」,就是在頌讚耶穌基督的降生,就是要帶給世人一個美好的信息:「他把強大的君王從寶座上推下去;他又抬舉卑微的人。他使飢餓的人飽餐美食,叫富足的人空手回去。」(《路加福音》一:52-53)我請問,這是民進黨可以辦得到的事嗎?
該文也引用《彌迦書》第六章8節經文:「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但不要忘記,只有先達成伸張正義,才能實踐上帝不變的愛在人間,也只有這樣才談得上「謙卑與上帝同行」,而這謙卑並不是蔡英文當選當晚下命令要所屬幹部「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意思。
長老教會在這150年來的宣教工作上,就是一直努力要與被壓迫者站在一起,並不是站在權勢者一邊,否則就談不上伸張正義。如今民進黨是國會強勢者,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民進黨站在一起,那是違背《聖經》的教導,根本就不是基督教信仰應該有的態度。
1991年那年因為野百合運動之後而有國大代表全面改選,當時台灣社會就發起一個重要的理念:選出一個強有力的反對來制衡一黨獨大的國民黨。這才是正確的態度。當時長老教會全體教會到處呼籲信徒踴躍參與這項制衡的選舉活動。如今,民進黨已經一黨獨大,長老教會最應該思考的,就是保持與民進黨有個適當距離,以免被人誤為是民進黨的「次團體」,應該積極來思考,怎樣扶持另一個有力的反對黨來制衡民進黨的一黨獨大。
1934年德國教會有一群牧長聚集在「Barmen」(巴門)這個小鎮禮拜堂開神學研習會所作成的宣言(Barmen Declaration)結論之一:「教會是建立在《聖經》上帝話語基礎上。因此,教會有義務和責任宣揚《聖經》的信息,沒有義務和責任宣揚政府的政策。」長老教會總會幹部和總委會的牧長們應該要這樣學習,帶領全體教會回到《聖經》裡來,而不是告訴全體教會今後要支持民進黨執政。更重要的,總會幹部應該先把《聖經》好好研讀之後,才來發信吧。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2016/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