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題目滿有水準的,提供有興趣的學員享用!

 

 

105身心政治學三等

一、政治學中的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途徑,乃運用經濟學方法論解釋政治行為,請說明理性選擇途徑如何分析政治現象,並評論其優點與限制。

【淺解】

此題在正課第二堂講解《政治學與其他學科之關聯》的筆記時早已著墨;講述《賽局理論》時亦多有闡述;補充講義《重要解釋名詞彙編》中也有其分支「公共選擇論」之欄目,基本上不是太難的題型。僅提供解題思路如下:

(一)「理性選擇途徑」的基本意涵:

〈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8-28~29〉

有時又稱為「公共選擇理論」,係一門介於經濟學和政治學之間的新的交叉學科,主要以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尤其是理性人的假設)、原理和方法作為分析工具,來研究和刻劃政治市場上的主體,基本行為假設係:人基本上是自利、理性且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動物。

(二)對政治現象的分析:

〈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8-31〉

若以選民的投票行為研究而論,美國學者Anthony Downs於1957年名著《民主的經濟理論》(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中所提出的「中位選民定理」乃是此研究途徑的代表之作。此模型假定:

1.多數選民對於既定政策面向存在偏好清楚的選項。換言之,選民有一個最喜歡的選項,而其他選項對其較無吸引力。

2.依循理性原則的選民會投票給最接近其最喜歡之選項的選擇。如此一來,多數選票會投給中間選民最喜歡的政策選項。

3.依照上述假設,如果選民的偏好和政黨的位置可以簡化為簡單的空間模型,我們便可以預期,為了追求效用其大化,選民會將票投給與自己立場最接近的政黨。

(三)評價:

1.優點:〈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8-29〉

(1)試圖建立一種嚴謹的、原理式的政治理論。

(2)把政治看作是一種個人相互交易的市場,並以新古典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3)透過這些分析使人們對政府產生懷疑,進而主張要縮小政府的活動範圍

2.缺點:〈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8-32〉

若以方才的「中位選民定理」析之,理性選擇論至少存在三大根本問題:

(1)為何每人都必須費力去投票?

(2)選民所抱持的觀點是如何產生的?

(3)民意又是如何會有變遷的現象

 

二、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能在經濟自由化與一黨專政之間持續存在,被稱為「威權韌性」(authoritarian resilience),請分析中國大陸威權韌性的制度基礎何在?

【淺解】

喔喔~~真如咱們上課所料,有些老師還是希望考生能「知中」(但不一定「傾中」),而此題的思緒,上周台中志光題庫班時才又強調了一遍。雖然猜想這種題型鐵定會讓某些考生「倒彈」,但說真格的,這真的是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的議題啊!以下分成「正解」與「旁敲側擊解」二種版本提供參考解題思路。

【正解】

(一)「威權韌性」的意涵:

所謂「威權韌性」一詞乃是由美國著名政治學者黎安友(Andrew J. Nathan )所提出,其主要在思索,許多中國問題專家和民主理論家,曾期望中共政權加入民主化的 「第三波  ,孰料,該政權不但未見崩潰,反而更加進行了自我鞏固 

傳統政體理論總認為,威權體制天生就是脆弱的,因為威權體制只有著虛弱的合法性,過度依賴高壓統治,決策制訂過於集權化,個人權力凌駕於制度規範之上。 但是,中國這種特殊的體制,卻能在不甚民主的政治制度之下呈現高度的經濟發展,被證明了是具有韌性的。簡單的來說,中國的體制之所以能在「經濟發展」與「政治威權」的矛盾中取得令人側目的均衡,就在於訴求一種「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特殊思維。

(二)「威權韌性」的制度基礎:

1.「繼承政治」的制度化

2.派系關係向績效制過渡

3.政權內部的制度分殊化

4.政治參與的緩解與強化政權正當性

【旁敲側擊解】

(一)中國的「威權韌性」底蘊:新威權主義

〈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11-13~14〉

簡言之,「新」的意義不是在剝奪個人自由基礎上建立權威,而是用權威來粉碎個人自由發展的障礙。強調領導人物以及領袖人物有必要發展出具有引領國家未來榮景的決策能力,不應該事事被民意所牽絆。

(二)制度基礎:

1.治理能力的制度化:〈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11-12~13〉

援引杭亭頓在《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一書中的重要觀點來佐證,譬如課本中有寫道「由於開發中國家缺乏強有力的政治體制,不足以吸收急速擴充的政治參與,欠缺將各種互相衝突的利益加以調和的政治職能,結果可能造成一個高度政治化的社會。亦即沒有政治穩定,只有政治失序和政治衰敗。」

2.有別於「華盛頓共識」的「北京共識」:〈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11-23〉

2004年5月11日,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於英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發表題為「北京共識」的論文,對中國二十多年的經濟改革成就及其經驗作了分析。雷默指出革新、試驗、創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持續進步的手段,在發展的過程中要積極維護國家利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處理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矛盾,要重視自主發展,在保持國家獨立的同時實現經濟增長。

 

 

三、何謂「政黨解組」(partisan dealignment)?造成政黨解組的因素為何?

【淺解】〈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7-63~64〉

哈哈!也正如咱們課堂上所料,之前老愛出「政黨重組」,這次果然考了此概念的「對立面」!有認真聽課的學員,這題其實也不難啦!同樣提供解題思路如下:

(一)政黨體系變動的關鍵:政黨認同

1.「政黨認同」的概念最先由《選民抉擇》一書的作者提出後在《美國選民》一書中將這個概念加以完整發展。

2.認為這是一種心理的認同,指的是個人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對某一重要團體的一種情感取向。政黨認同經由社會化的過程呈現持續穩定的狀態,並且隨著個人成長與投票經驗的累積而強化黨派的心理認同感。

(二)「政黨解組」的意涵:

1.宣稱政黨認同正在衰退,社會階級對投票行為的影響力日益減弱,亦即選民比較不依賴政黨認同所提供的心理暗示進行投票抉擇。

2.指政黨支持者放棄自身政黨認同,自認中立的選民增加,因而致使任何特定政黨長期執政的難度提高。

(三)「政黨解組」的原因:

1.政黨解組的原因與政黨功能的衰退有非常直接的關係,而其主要原因是政黨無法善盡人民與政府間溝通橋樑的角色。

(1)一方面是隨著政治社會的多元化而帶來的議題極化,使得主要政黨的政策訴求很難取悅所有的選民看,而提供某些建立在特定政策或意識形態的過渡型「第三黨」(Third Parties)崛起的機會,並對選票的組合與選舉的結果產生重大的影響。

(2)另一方面與政黨在候選人提名與選舉動員能力的減弱有關,電視的勃興及其廣大的傳播效果是直接弱化政黨在選舉中角色的原因。對選民而言,電視成為提供政治消息的主要來源;而對候選人而言,只要知道如何利用電視,並且有足夠的錢付費,就可以與現任官員在電視上一較長短。至於政治經驗,與政黨的關係,均非勝選的必要條件了。

2.政黨重組的產生為進一步的解組設下了基礎。

 

 

四、第三波民主化國家中有許多採取「混合式選制」(the mixed system),其中聯立制 (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system)與並立制(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system) 為最重要的兩種選制。請分別敘述聯立制與並立制的選制設計,並比較兩者的差異。

【淺解】

此題已是老掉牙考古題,閉著眼睛都該能寫得出來!

(一)兩種「混合制」的意涵:

〈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7-11〉

1.德國所採行的「聯立制」:作法係以第二票(政黨得票率)為準來決定各政黨應得的總席次,扣除各政黨在單一選區中已當選的席次,再來分配比例代表席次。

2.日本等國所採行的「並立制」:各政黨依其政黨得票率來分配應以政黨比例代表選出的固定名額,而與各政黨在區域選區中已當選的席次多寡無關。

(二)兩種混合制的差異:

〈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7-45~46〉

1.聯立制:

(1)選民有兩票,一票於單一選區以多數決方式選出區域代表;另一票以比例代表選舉方式選出政黨比例代表。

(2)政黨名單內的候選人排序固定。

(3)由政黨選票之的票數比例先計算各政黨應分配之總席次,再扣除單一選區之當選席次後,依照政黨名單候選人之排序,依序分配政黨名單之當選席次。

(4)政黨於單一選區中當選之席次若超過政黨依政黨票比例計算應得之總席次,則超額部分之單一選區當選人亦為當選(即產生所謂「超額當選」)。

(5)通常附加政黨參與分配席次之門檻設計,以避免小黨林立。

2.並立制:

(1)選民有兩票,一票於單一選區以多數決方式選出區域代表;另一票以比例代表選舉方式選出政黨比例代表。

(2)政黨名單內的候選人排序固定。

(3)單一選區總席次與政黨比例代表席次固定,各自獨立選出。

 

 

 

105身心政治學四等

一、有關民族國家的討論中,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認為民族國家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請闡釋其內涵,並舉例說明之。(25 分)

【淺解】〈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11-14~16〉

課堂上一直提醒學員,「民族主義」乃是當今非常受重視的國際議題!但猜想這題應該還是有許多考生是「難以下筆」的,因為它要我們寫出原著當中的四大章節四大標題~~不怕不怕,咱們課本裡面本來就有,趕緊記下來吧!說真的,這題對台灣當前的政治氣氛有很大的「教化意義」。

(一)「想像共同體」的內涵:

美國康乃爾大學知名政治學者安德森(B. Anderson)指出:民族係一種「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被想像成本質上有限,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析論此定義包含之元素如下:

1.民族是「想像的」:

(1)民族的本質在於每個人都會擁有許多共同的事務,同時每個人也都遺忘許多事情。

(2)區別不同共同體的基礎,並非虛假/真實,而是它們所被想像的方式。

2.民族被想像為「有限的」:

(1)民族的邊界縱然可變,卻是有限而不可能涵蓋全人類。

(2)救世主精神的民族主義是虛幻的。

3.民族被想像為擁有「主權」:

(1)17世紀啟蒙運動、宗教多元主義的勃興有關。

(2)民族最初係夢想在上帝管轄之下的直接自由。

4.民族被想像為一個「共同體」:

(1)被設想為是一種深刻、平等的同志愛。

(2)這種友愛關係驅使數以百萬計人去屠殺或從容赴死

(二)舉例說明:

綜言之,「想像共同體」概念在於指陳大多數的民族情緒皆是導源於特定的政治操作,而被稱為「政治的民族主義」,其體現在下述四大類型之中:

1.自由主義式民族主義

2.保守主義式民族主義

3.擴張主義式民族主義

4.反殖民主義式民族主義

 

二、單院制國會(unicameralism)與雙院制國會(bicameralism)各有其歷史淵源與優缺點,請分別說明之。

【淺解】〈請參閱黃靖,縱橫政治學,P.6-67~69〉

喔喔~~這是每年都會請學員必須確實準備的「口袋考古題」,因為真是太簡單了,版主就節省篇幅,有勞學員自行翻閱課本複習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