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享用!

 

 

 

 

 

 

 

一、Herbet A.Simon研究政府組織決策行為,提出「有限理性模型」(bounded rationality model)。請說明有限理性模型的意涵。

【擬答】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3-18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高普總複習講義,p.237

(一)決策理論的基本立場:

主張欲瞭解政治現象,必須從剖析決策的性質與過程著手,因為決策乃是「問題的認識、資訊的探索、選項的界定、行動者就選項中選擇其一。當行動者作選擇時,他必須辨清選項的喜好順序,俾以最大滿足程度來達到目標」,因此,決策實為政治活動的中心、政治行為的源泉。

()決策所涉及的變項:

1.決策情境;2.決策人士;3.決策組織;4.決策過程;5.決策結果。

() 有限理性模型的基本意涵:

1.由著名經濟學者賽蒙(H. Simon)所倡,指出決策者所處的系統並無法提供他最充分的資訊,且決策者的才智也無法處理這些獲得的資訊。因此,任何決策所依憑的理性都是有限度的。

2.有限理性模型強調的是小規模、短期的理性行為。有限理性模型並不認為決策者具有清楚的價值目標,且擁有完整的資訊搜尋,而在於強調政策制訂過程呈現的理性成分有其限度。在有限理性決策過程中,政策目標為差強人意的結果,亦即大致上可以滿意的效益。

3. 由此所延伸的決策程序是一種由美國學者林布隆(Lindblom)所提倡的「循序漸進模型」(Incrementalism Model),而非一旦達成決議便固定不變。換句話說,以循序漸進和小規模修改的方式取代大規模的改革和激進的政策,被認為是較為適切可行的決策模式。

 

二、在現代社會中,「政治傳播」(political communication)益發重要。請說明政治傳播的幾項要素。

【擬答】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9-31

()意涵:

1.政治傳播,又稱「政治溝通」,是指涉及政治系統內政治消息的傳播過程。

2.政治溝通乃指政治當局及當事人為了解決政務問題,推行公家事務或決定公共政策,運用語言、文字、符號的傳遞,促進感情流通、意見交換、資料傳播,以謀求思想會合及意見一致。進而採取統一的行動。

3.溝通是政治行動和政治衝突產生的唯一方式。

()政治傳播的要素:

1.溝通者:

(1)任何人或團體採取行動,試圖影響政府政策便可稱做政治溝通者。

(2)政黨和壓力團體是現代民主國家兩個主要的政治溝通者。

(3)政府機構也經常試圖影響一般民眾的意見。例如:美國聯邦政府的各個部會,都設有公關科或新聞科,負責製作及散發傳單、派人到各地演講,並且以各種方法讓人民支持他們的政策。

2.訊息:

(1)溝通者在溝通過程一開始要發出訊息。

(2)訊息是由象徵性事物組成,如文字、圖片和手勢……。

(3)溝通者就經由訊息將他的理念傳達給接收者。

3.媒介:

(1)溝通者必須使用某些媒介,透過媒介的傳達,接收者才能尋知他訊息的內容。

(2)媒介的種類很多,包括當面交談、電視和電臺廣播、報紙雜誌上的社論專欄、示威團體所攜帶的標語牌,以及用石頭砸窗戶……。

4.接收者:

(1)接收者即是接收到溝通者訊息的人。

(2)無論是接收到一手訊息或是二手傳播,接收者的知識、利益和成見,在在都會決定訊息對他的影響程度。

5.反應:

(1)啟發:接收者可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是沒有特別的看法,但他聽了演說之後卻表示贊成,如此,溝通者便是達到啟發的目的。

(2)轉變:在聽演說之前,接收者可能不認同溝通者,但在聽了演說之後,可能放棄原先的立場,贊成溝通者的主張。

(3)加強(增強):接收者可能存有疑慮且容易被其他因素所動搖,但溝通者的演說使得他的疑慮一掃而空,更加堅定其立場。

(4)付諸行動(催化):原先接收者或許只有贊同,卻沒有想到採取行動,但在溝通者的大力鼓動下,開始以實際的行動來支持該理念。

()當前政治傳播的難題---後真相社會的來臨

(1)氾濫的不實資訊:一般而言,可將「不實資訊」分為六種:脈絡錯置的真實資訊;偽裝成我們已知的新聞媒體的假新聞網站;專門生產假新聞的網站;假資訊;被扭曲的內容;被模仿的內容。

(2)「不存在」的真相:在不同程度上,我們已無法就什麼是確知的基本事實達成共識,真相或是事實並不存在,因為每個人感知到的面向都不相同。

(3)陰謀論充斥:美國著名法律學者凱斯‧桑思汀(Cass Sustein)在《剪裁歧見:訂做民主社會的共識》第一章分析了「製造、維持和傳播陰謀論的一些心理機制與社會機制」。桑思汀指出,除了謠言與臆測之外,有些陰謀論的形成是因為「殘缺的認識論」——我們所知的資訊相對而言很少,而且多半不正確,但這些資訊卻足以支持某些極端看法。換言之,陰謀論成敗的關鍵在於人本身的傾向與信念,而其傳播依賴「社會流瀑」(Social Cascades)的作用,並藉由「群體兩極化」(Group Polarization)、「選擇效應」(Selection Effects)等情況而更強化。

(4)回音室(Echo Chamber)的世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同溫層。譬如臉書的演算法導致同溫層的快速增厚,使得不同意見更難以穿透。換言之,一個「信者恆信」甚至「有理講不清」的溝通障礙已經隱然形成。

 

三、何謂「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普特南(Putnam)在《獨自打保齡球》(Bowling Alone)一書中,對美國「公民社會」最近的發展有那些重要的發現?

【擬答】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5-45 ,48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0 課堂筆記散策,p.25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高普總複習講義,p.206

()公民社會的意涵(Philippe Schimitter的見解):

1.各種自我組織的中介團體的組合或系統,這些中介團體是:

相對上獨立於公共權威之單位,例如企業組織或家庭。

可以擬定以及從事保護其利益或是熱情的集體行動。

並不企圖取代既有的國家機關,也不試圖承擔支配整個政治制度的責任。

同意在具有「公民」性質的既有規則下行動。

2.是以,公民社會是一個複合的屬性,而非單一屬性。這個場域的存在取決於四項條件:雙重自主性;集體行動;非僭占性;公民性。

() 《獨自打保齡球》(Bowling Alone)的發現:社會資本

資通科技(特別是電視)的發展,越發造成人際之間的疏離。換言之,這個發現跟普特南(Putnam)教授在《使民主運轉起來》(Making Democracy Work)一書中的研究是相呼應的,同樣認為:在那些存在自發性組織(由下而上的自我管理)的地區當中,民主有著良好的運作呈現。其中的制度條件乃是「社會資本」的建構與否。用帕特南的話來看,「社會資本指的是普通公民的民間參與網絡以及體現在這種參與當中的互惠和信任的規範」。換言之,社會資本的本質是集體行動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實質功用是有助於形成自發的合作。

() 社會資本對民主政治的四大功用:

1.克服集體行動的困境,讓各部門之間能更協力地解決公共問題。

2.促進人際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降低社會交往成本。

3.拓寬公民的自我認知,培養健康的社會人格(不過度猜忌)

4.提升人們遵守體制規則的意願,有助強化「可治理性」。

()社群主義/共同體精神的相呼應:

(1)共同體主義表示的是這樣一種信念:自我或個人是通過共同體造就的,意思是個人是由其所屬並由此而獲得尊重與關注的共同體所塑造的,即不存在「不受牽連的自我」 或「任我行」。

(2)現代共同體主義興起於20世紀後期,是對自由個人主義擴張在現代社會和政治思想中造成的不平衡所作出的一種反應。共同體主義者告誡道,如果個人(Individuals)不受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的限制,就無異於容許或鼓勵他們只去考慮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權利。毫不誇張地講,在這種道德真空的狀態下,社會將會分裂。

 

四、在投票行為研究中,理性選擇途徑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亦即「回溯性投票」(retrospective voting)。請敘述這個概念,並分析那些選民比較可能依據這個因素投票。

【擬答】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8-23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0 課堂補充講義本(單元三)

()理性選擇途徑的基本意涵:

1.行為者的偏好(preference)是理性抉擇途徑的研究焦點所在,制度和規則雖有其重要性,但行為者偏好才是關注焦點。

2.理性抉擇研究途徑的基本假定是,個體是理性、有效率以及效用極大化者,在任何既定的脈絡下,他們只會有一種最佳的行動方式。

() 回溯性投票概念的意涵:

1. 指選民於投票時考慮近年來執政者施政之表現,進而選定選擇之對象屬於那一黨或那一派的投票取向。

2.此概念所運用的乃是經濟學途徑(Economic Approach)於投票行為的理解,分析焦點在於選民可以理性的分析各政黨或候選人的各項條件,尤其是過去表現評估以及未來表現的預期,以此做為投票的依據。簡言之,此途徑係以成本─效益的經濟學觀念,假設選民會選擇一個成本最小,但效益最大的結果。最具代表性的論述來自於唐斯(Downs1957)所著之《民主的經濟理論》,其將選舉行為以市場的消費行為理解,主張投票對象的選擇,即是欲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之保障或實現。由於強調理性概念與運用數學模型呈現,此一途徑亦被稱為理性選擇模型(Rational Choice Model)或形式理論(Formal Theory)。

()採取「回溯性投票」的選民---政見投票行為取向

此類選民於投票時所判斷的並非「政黨認同」或「候選人特質」,而是相對來講較為理性的「政策議題」。

1.「政治議題」(Political Issue)是指對有關政府應該或不應該做某件事的爭議。一般而言,一項議題要能對投票行為產生影響,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1)選民必須瞭解到議題的存在,並且對該議題有些看法。

(2)該議題必須足以引起選民的關注,進而影響他們的投票動向。

(3)選民必須知道特定政黨或候選人是否比其他競爭對手,在該項議題的立場上更接近選民自己的看法。

2.此種取向的選民往往被政治學者視為最理性,因為理論上此種選民在決定投票前,會努力瞭解與分辨不同候選人的政見,仔細推敲其利弊及對自己的影響。

()應用模型:中位選民定理

假定在意識形態的光譜上,如果選民知道自己的偏好,也知道候選人的政見與立場,加上社會上無激烈的分歧傾向,選民的偏好將呈現出單峰(Single-peaked)形態。如此,在單一選區兩黨競爭的情況下,候選人競選的最佳策略便是儘量向中心逼近,以期吸引多數選民的支持與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