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5日,二百年前的今天,在西方掀起意識形態波瀾的馬克思(K. Marx)誕生;而N年前(年齡,也是老男人的秘密)的明天,56日,是版主的破蛋之日。當然,馬克思絕對比版主了不起多了,但能與大師的生日緊鄰,也算與有榮焉!

生日前夕,許個願吧......轉貼昨天台大盧桂珍教授對「台大校長事件」的評論文章,不由地想到百多年前英國政治思想家洛克在《論寬容》一書中竟然也有相同的期許:

『爭論是傳播真理的重要方法,但唯有強有力的論辯和充足的理由與溫雅、善良的方式相結合時,真理的傳播才叫佔據優勢』

盧教授的夢想、洛克大儒的時代吶喊,再到版主的微小生日願望,願神眷佑、保守這塊土地。有心的看倌,邀請您來品讀盧教授的這篇感性時論;至於功利現實的朋友,就趕緊翻翻您政治學課本當中的「馬克思主義」、「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審議式民主」、「Young教授的差異政治論」以及「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的優缺比較」,這些都是此事件中的政治學觀點,或許兩個月後就會出現在試卷當中。

 

 

 

 

 

 

盧桂珍觀點:給學生的三封信,一個關於寛容與理性的夢想

(摘錄)

 

✉第一封信

我的心上完全肯定反抗的能量,是多麼的可貴。當年我談的寬容,你誤解了,並非指對錯誤的事寬貸。我是指對不同意見的同學,不要用撕裂的態度相互傷害。關於這一點,於今猶然,我仍然如是看待和我意見不同的人。

 

✉第二封信

我仍一秉初衷,主張應該努力不在是非兩端的爭執中盲目附和,這樣才能回歸最為本根性課題的思考。接下來,在你審慎檢視問題之後,必定有所主張。那時,請記得我的叮嚀:不管站在哪一方, 不要為了強加辯說,或是獲取掌聲,而傷害不同意見的人。

 

✉第三封信

如果台大還需要一場運動,我覺得應該是標舉「寬容與理性」的運動。闢一個民主講堂,由不同意見者陳述看法。熄滅過去因著歧見所帶來的怒火與詬辱,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下,不以爭己勝為目的。

在這裡,沒有選舉場合裏的習氣,沒有一呼百諾、振臂高喊的煽情。鼓勵講者及聽者剝除直觀的情緒,台上盡所能理性論述,台下不報以噓聲。唯有如此,才能將事件更為根本性的問題剖露出來,並且在未來接連不斷的挑戰中,凝聚共識。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閱http://www.storm.mg/article/4327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