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語出驚人地表示,新加坡公務員可能是亞洲最窮的公務員。 李光耀的說法未必精準,卻透露了在新加坡「當公務員不如在私企混」的現象。 新加坡的公務系統採取企業化管理,某個職務的公務員薪水,是先估算私企「同行」的平均薪酬後、按均值80%發放的,並且還要定期評估。
新加坡:公務員管得嚴、薪酬少不受歡迎
公務員薪資按隨行就市,年均6%公務員不滿底薪而辭職
比如,新加坡總理的年薪高達200萬美金,但由於總理的「參照系」是大企業總裁,總理的「市值」相比之下並不算高。 在新加坡,同等的學歷、能力和工作經歷之下,選擇當公務員收入往往還低於到企業工作。 據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普通公務員的月薪約在2000新元(約9000~10000人民幣,2008年水平)左右,中央和地方公務員平均工資分別為企業的88%和85%,公務員工資還不如築路打樁的工人高。 新加坡每年都有約6%的公務員「炒政府魷魚」,辭職到薪水更高的私營企業高就,不少就是奔著更高的薪水去的。

因公收禮超過50新元即須交公,為人民服務不得參加政黨
當然,工資水平可能不是擇業的唯一標準。 那麼,新加坡公務員享受的福利保障如何呢? 由於20多年前就取消了公務員的醫療福利和退休金,除了工作穩定、不容易失業等勉強能稱為保障以外,新加坡公務員幾乎不享受任何明顯優於其他工種的福利。 相反,公務員還要接受異常嚴厲的監督和限制。
新加坡的製度設計,讓公務員的腐敗成本很高。 按照新加坡《公務員紀律條例》規定,公務員因公務接受的禮品價值一旦超過50新元(約250元人民幣)就須交公,公務員不得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得接受私人宴請,只要有被證實的犯罪意圖,哪怕尚未實施也會受罰。 而對觸犯貪污受賄罪的懲罰,則是5到7年的牢獄之災和上繳按每月薪金40%積累下來的全部公積金和養老金。 除外,新加坡公務員的個人生活也受諸多限制,如個人要誠實記日記並接受監督,(除最低級和最高級公務員以外)不得參加任何政黨組織、以保證為全國公民而非政黨服務等。
英國人:愛公職,更愛文官
英國公營部門吸引39%本科生,平均薪資高出私企7%
2008年一場經濟風暴讓英國人忍不住感嘆,「還是公家的飯好吃」。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稱,更多的英國人正考慮如何脫離私企「苦海」、投奔公家。 英國國家統計局2010年一季度公佈數據顯示,公營部門職員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比例高達39%,幾乎是私企的兩倍(20%)。 更多的英國大學畢業生也開始選擇到公共部門就業,因為無論從薪資還是福利待遇來看,替政府打工都比在私企工作更吸引人。
2005年以前,在英國替私企打工確實比打政府工掙的錢更多,但這個事實正在改變。 2009年,公營部門開出的平均薪資已超過私營部門7%之多,今年6月,英國政府又指出,多達170名高級公職人員的年薪比首相(15萬英鎊)還高。 除了薪資優勢愈發凸顯,英國公職人員還享有其他福利待遇上的好處:平均比私企員工少上兩個小時班、每年比私企員工多請3.3天假和更豐厚的養老金等。 在「飯碗穩定係數」上,至少在卡梅隆上台前,公營部門還是較私企更有保障的。

當事務性的公務員比當「高風險」的大臣強
其實,所謂英國人熱衷「領公薪」,所說的主要是事務性公務員。 在英國的文官體系下,公務員(即「文官」)指技術官僚,和競選上位的政客(如英國各部門大臣)共同維繫著國家的運轉。 然而,公務員雖然名義上對部長們負責,兩者權責卻異常明晰:大臣負責制定政策和拍板放行,文官只負責政策建議和執行政策;大臣上要接受民意代表質詢,下要防止公務員出現紕漏,文官只要不出大亂、年度評估得分在125分(B等)就有機會升遷。
那出了事怪誰呢? 在「部長問責制」下,當然是作為政務官的部長倒霉。 2002年,英國教育大臣莫理斯就因為A-Level(英國的高考)評分出問題被迫離任。 若碰上飛機失事,既不開飛機也不直接管理機場的國防部長也最有可能下台。 這種做法跟英國人對文官體制的理解有關。 既然部長是民選官員,就要全權負責行政機器的運作,監督底下的文官。 因此,如果只想從事一份有保障的工作,當公務員看上去當然比當政客靠譜。 先後擔任英國政府部長和香港總督的彭定康,就是從「失敗的政客」到「成功的公務員」的成功轉型例子。
美國人:平常心對待「吃皇糧」
美國公務員待遇或比私企高30-40%,沒上大學也能當公務員
據統計,若將聯邦政府僱員和各州、市、縣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合計起來,美國公務員的人數約有2400萬之多。 雖然有眾多調查和媒體報導都指出,美國公務員的薪資與私人部門比起來低很多,但政策研究機構美國傳統基金會一份最新公佈報告卻指出,按薪資和福利綜合評估,同樣的工作,在公職部門所能獲得的待遇比在私人部門高出30-40%之多。 報告還稱,這是因為美國公務員的「市值」被嚴重高估,並且一旦坐上位置就不易被開除。 事實上,沒上過大學的人在美國也可以當公務員,在美國公務員隊伍中,擁有大學學歷者只佔39%。
待遇好不等於人人愛「吃皇糧」,經歷人脈更被看重
美國的公務員制度確有合乎情理的地方,比如在爭取在更廣的範圍內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相對穩定的職業,讓低學歷者、殘障人士、退伍軍人等弱勢群體也能公平地獲得競爭機會。 但從美國政府每年招募公務員的情況上看,公務員算不上美國人的首選職業。 2008年另一項針對2000名美國聯邦公務員的調查指出,有2/3表示曾經申請過私人部門的工作(跨國公司、創業公司),有1/4表示也願意到非盈利機構中工作。
對美國年輕人來說,公務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卻不一定是最佳選擇。 為美國政府提供用人諮詢的機構「公共服務夥伴」今年5月曾對美國大學生就業傾向進行調查,結果發現,42%大學生表示對在政府工作感興趣,49%的人希望在大型私人企業工作, 40%的人對非盈利私人機構感興趣。 有趣的是,在問及希望成為公務員的原因時,82%的大學生稱「想做有意思的事」,77%的人因為「待遇優厚」,而74%受訪者則表示「能夠給社會帶來一些改變」。 實際上,美國不少成功的企業家之前都有在政府部門任職的經歷。 公務系統能讓職員學會與官員打交道和學習政府運作,是不少商界人士積累人脈和管理經驗的最佳學堂。
日本人: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
日本公務員退休後可被「空降」要職,邊際效益巨大
在同樣奉行「文官制」的日本,事務性公務員與政客也是分屬兩個序列,但其公務員系統卻與其他西方民主國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態。 日本文官官僚體系尾大不掉,官商勾結屢見不鮮。 雖然日本公務員在上世紀80年代那個「金飯碗」時代,早已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而遠去,但地方公務員和國家公務員的薪資依然分別比民企員工平均高出21%和6%(據2006年日本財務省公佈的調查),還能享受住房優惠、穩定的工作和地位上帶來的優越感──及其背後所象徵的利益。
實際上,讓不少日本人垂涎的,還有日本公務員秘而不宣的「高官空降」(amakudari)制度。 「高官空降」指的是官僚體系中的高層官員退休後,轉到企業(甚至是自己曾經監管過的行業的企業)從事收入高又清閒的「掛名工作」。 他們不僅了解政府的辦事規則、又曾位居高職,能為大企業提供有利的建議。 日本首相可以年年換,但公務員卻在退休前幾乎不會離任,因此「高官空降」不僅難被根除。 今年8月23日,日本內務部稱,2007年至2009年間,約有2000名前任官員受益於「高官空降」制,其所任職的團體或公司2008年獲得的合同或補貼總值達800億美元。 這也是為什麼,在日本當普通公務員可能只是平凡的工作,一旦爬到要職就甚至能讓退休後生活都無憂。
在日本,工資收入是保密的,同事之間互相保密,一般人也不去打聽別人的收入,因為這是犯忌。 公務員不准吃請接受招待,否則就會被開除。
日本公務員的工資和民營企業職工的差別不太大。 據2003年統計,公務員工資比民營企業職工每月平均多4054日元(100日元相當於6.9元人民幣),是民企職工的1.07%。 如果差別太大,人事院就會下達公務員減薪的勸告,近年來由於日本經濟不景氣,企業職工收入減少,日本公務員減薪已經有兩三次了,不過每次都是每月減5000日元左右,對生活基本沒有太大影響。
在日本,公務員因地區不同,收入也不一樣,經濟發達地區相對高一些。 如把公務員工資的平均指數定為100,去年東京都為103,靜岡縣為102.2,經濟落後的香川縣為95.2,長野縣為93.4,島根縣只有92.8。

而且這種差距還在拉大,因為人們嚮往大城市,小城市老齡化、少子化趨勢更加嚴重,經濟越來越沒有活力。 有人認為社會差別擴大也是小泉改革的失敗之處。 現在日本有關部門正在製定相關政策,以阻止差別繼續擴大的趨勢。
但總體來說,日本整個社會的收入差別不大,10年前,日本中產階級號稱有1億人之多,現在中產階級人數雖然有所減少,但實際減少不會太多,只是心理上感到自己失敗的人更多了,對前途失去信心而已。
當然這裡所說的都是一般公務員,如果有職務工資就大不一樣了。 在日本,一位45歲的處長年薪可達1150萬日元,局長為1907.6萬日元,副大臣為2504.9萬日元。 日本的民營企業也一樣,大公司總裁年薪可高達5000萬日元以上,部長年薪2000多萬日元,室主任可達1000多萬日元。
不管在政府還是民營企業,日本人很認職務,職務高了,收入自然就高,所以日本人競爭某一職務時很玩命,也有互相拆台的現象,但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工作業績。 而一旦競爭失敗,日本人還會一如既往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因為能保持現有位置原地踏步也不錯,他們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別人的領導。
由於日本經濟正在進行結構改革,一些中小企業因資金缺少和人才匱乏,不能及時跟上市場的潮流被迫倒閉,一些大型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效益,也在減人增效,解僱一些不適合製造新型產品的職工,日本一向引以為自豪的終身僱用制已經崩潰。 因此,在人們就職的時候,公務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雖然小泉提出小政府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要把公務員的人數減少7%,但現有公務員不會辭退,而是在招收公務員時減少名額,這樣公務員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日本公務員還能享受公務員住房。 雖然相當於市場上月租金20萬日元的房子,這些公務員住房只用五六萬日元。 但這項優惠可能很快要取消,因為政府最近計劃把公務員住房全部賣掉。
日本公務員謀私利的空間並不大,一般說來,當官有人事權和財權,但日本的公務員沒有人事權,每進一個人都要經過嚴格的考試,很難通過自己的權力把親屬安排在重要部門。 財權他們也不掌握,每一筆經費都要事先做預算,使用經費要經過嚴格的審計,只要不合規定,很容易被審計出來,一旦檢察機構介入,任何人不敢說情,因為說情本身也是違法。
日本公務員沒有專車,他們都是開私家車和坐地鐵上班,坐地鐵可報銷車費,這一點和民營公司差不多。
日本公務員倫理法規定,除了與自己公務上沒有關係的朋友之外,公務員不准吃請和接受招待,否則就會被開除,因為公務員的服務對像是整個國民,做事要客觀公正,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為某個人謀利益就違反了公務員的倫理,不適合再當公務員。 曾有一名警察發現因亂停車被罰款者是自己的好朋友,沒有收錢,結果被開除。
下級更不能給上級送禮,一般和領導在一起吃飯,要么是平均掏錢,要么是領導請客──這樣似乎也合理,因為領導掙錢多。
由於日本各種規章制度健全,大多數公務員都沒有什麼權力,只是為國民辦事,如果根據有關規定,事情可以辦,他們會全力以赴辦好,如果規定不行,雖然他們態度很好,但不論怎麼說,都不敢辦,出了問題要受到懲罰。
記者曾到日本人事院採訪,看到日本懲罰公務員的規定十分具體,而且確實每年都有不少公務員受到懲罰。 而事情做好了,卻是應該的,被視為理所當然,因為他們拿的是國民的稅金,必須把事情做好,因此,日本公務員在公開的場合沒有被表揚的典型。
資料來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3/15/16546_60669508.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