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政治」,一直都是令我相當感興趣的「權力連結」。「滅香風波」是一個可以訓練我們是否會使用「辯證思維」的好事件,相關解讀已經不少(包括政治溝通、法律規範、行業生存甚至「阿共陰謀」等層面),但最缺乏的討論竟是咱們國考常常考的那個概念:負面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建議看倌可以試著以這個概念來檢視此一事件,也許能解讀出「不一樣的風景」。最後,若暫時撇棄馬克思「宗教是人的鴉片」這句名言,站在個人宗教信仰的角度,版主相當欣賞底下這篇短文的論點:如果有個「神」(可以擴充為廣義的「信仰」)是只能透過「僵化儀式」甚至會給「集體生活」(特別是不認同者)帶來「困擾的外部性」,這樣的「神」還值得追求嗎(或者換句話來問,這真的是一個「境界高的神」所希望的嗎)?!以下這篇文章,提供給關心此風波的朋友一個另類的檢視角度(也許事件敏感,但仍可透過「社會科學」平心論辯,譬如「權力的第三面向」這個橫亙整個政治學的有趣概念)。
☞【燒香與十字架】一個基督徒看滅香風波
作者:陳舜儀(專欄作家)
✍最近「燒香」這件事,突然成為台灣媒體上的熱門議題。
原來,有上百個宮廟聽信網路謠言,質疑政府打算「滅香」,禁止燒香,決定糾團上街頭遊行抗議。有人說,燒香是傳統文化;有人說,工廠汙染更大,為甚麼禁我們不禁他們?電視上有人受訪時甚至說,不能燒香,那我乾脆去信基督教就好了!
此事非同小可,因為宮廟動員能量很大,往往影響一場選舉的勝負,尤其是在地方選舉上。政府緊急澄清溝通滅火,強調根本沒有甚麼「滅香」,而是要宣導「減香」以符合環保。宮廟們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安撫,於是劍拔弩張的氛圍便轉化為嘉年華的遊行了,人們還把電影裡的小小兵搬上車子,儼然也是一尊「神祇」,逗樂了不少群眾。
且不去管那許多的陰謀論或政治動機,仔細想想,這裡頭有很多可以討論的點,比如說:
✎捍衛燒香拜拜,算不算是捍衛傳統文化?
✎儀式是不是信仰價值的一環?它能被改變多少?自古而今它又變了多少?
✎信仰或者傳統,可以改變和絕不能改變的是甚麼?
✎減少燒香的規模,到底對一個宮廟的好處和壞處分別是甚麼?
✎環保、法規和信仰價值如果有衝突,該怎麼細膩地去處理?
看網友們評論時,我又意外地發現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兩個網友,一個是拜拜的,一個是不拜拜的。拜拜的對不拜的說,都是你們基督教的陰謀啦,你們就是要把香火滅掉!不拜的反駁說,跟我們甚麼關係?我們才不會去管你們要怎樣燒香!拜拜的還是很氣憤地說,燒香是我們和神溝通的憑藉,就像你們的十字架!試想要是把你們教堂的十字架拆掉,你做何感想?
其實這當中似乎有很大的誤會。身為基督徒我來隔空解釋一下,順便也說給有同樣想法的朋友聽聽。
第一,基督徒是希望大家都能來信耶穌,得永遠的生命,而不是希望大家做環保不燒香,更不需要給其他信仰者穿小鞋,讓他們燒不了香。
要知道不燒香或者少燒香的宮廟也是有的,而舊約時代敬拜耶和華也是燒香的,所以燒香不燒香不是我們關切的核心議題;以這個時代來說,你少燒香不燒香固然是好,但你決定信誰才更為重要。如果你不燒香,卻還是在拜原來的「神明」,這對我們有甚麼益處呢?
第二,燒香對某些人來說是與神溝通的憑藉或輔助,這大家都可以明白。不過十字架是不是呢?不是。
事實上,十字架只是一個辨識的記號,就和早期基督徒被羅馬帝國逼迫時,喜歡用「魚」的暗號來彼此相認(魚的希臘語有五個字母,分別代表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救主)。十字架原是釘死主耶穌的刑具,但我們相信耶穌死而復活,因此十字架就變成向死亡和鬼魔誇勝的記號。就像使徒保羅說的:「猶太人是求神蹟,希利尼人是尋求智慧,我們卻是傳揚釘十字架的基督,」「除了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別無可誇;藉著祂,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了十字架;就世界而論,我也已經釘了十字架。」
我再說,十字架只是一個記號,基督徒與神之間的橋樑並不是十字架,而是基督耶穌自己,祂如今是賜生命的靈,住在信祂的人裡面。把教堂的十字架拆了,對於明瞭信仰真義的信徒來說完全不痛不癢,畢竟連他們的主都曾經被拆了(肉身被釘),物質的十字架被拆又算得了甚麼?甚至有很多敬虔的基督徒原本就不擺十字架,因為人都很容易去敬拜看得見的東西,有些人過於尊崇十字架,就像有些人過於尊崇教堂裡的聖徒像,最後就演變為拜偶像。十字架該擺在心裏,該用來對付肉體,卻不一定需要做成飾品掛在身上。從這一面來說,要是有人把教堂的十字架拆了,竟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最後想提醒的是:遙想當年的當年,年紀輕輕的孫文先生把人家廟裡的神像毀損,也曾引起軒然大波。人與人之間,政府與人民之間,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衝突,但無論在哪個時代,我們著眼的都不該只是事件的本身,更該關注在這一切撞擊的背後,我們所選擇的,最終領我們到何處去?
※資料來源:http://www.luke54.org/view/1060/9536.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