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靜下心,您將發覺,其實沒像鄉民所說的多難啦,都是課本裡面的東西!

 

 

 

 

 

 

 

 

一、近年來,政治文化對於政治體系的影響,受到諸多社會科學研究者的重視。試說明政治文化對政治體系可能產生的影響。

【擬答】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 10-5,10

()政治文化的定義:

1.奧蒙(Almond):每一個政治體系皆鑲嵌於某種政治行動取向的特定模式中。

2.白魯洵(Pye):由一個政治體系的集體歷史與該體系成員生活史結合而成的產物。

3.佛巴(Verba):由包括經驗性的信仰、表達的符號以及價值觀三者所交織而成的體系。

()公民文化(The Civic Culture):

1.提出者:由美國政治學者AlmondVerba1963年的名著《公民文化》一書中所提出。

2.研究對象:利用調查研究法,分析美國、英國、西德、義大利與墨西哥等國之民眾的政治態度以及對民主政治穩定程度的可能影響。

3.政治文化的類型學─兩位學者依認知、情感與評價三個面向,將政治文化劃分為下列三種:

(1)地方型政治文化:社會分工程度極低,通常由部落領袖集政治、經濟與宗教大權於一身,換言之,尚未產生專職的政治角色。

(2)臣屬型政治文化:人民對於政治體系以及政治輸出具有相當認知,但在政治輸入以及政治參與等能力方面,則顯得相當被動或者疏離。

(3)參與型政治文化:人民對政治體系、政治輸入、政治輸出以及自我能力上皆具備認知、情感與評價的能力。

()政治文化對政治體系的影響:

1.政局穩定:

倘若一個政治體系的成員,普遍地對其體系的取向是負面的,情感上對其厭惡,對其低估,則體系的生存能力必然不高,只要有野心份子欲攫取權力,絕不可能有大批人民願意出面防衛,則被推翻為意料中事。

2.影響政治角色的表現:

重要的人員可分為選任行政首長、議員、法官與公務人員。在一個健全的參與者政治文化內,人民對選任人員有明確的期望,對其表現有較客觀的評估標準,如此,選任人員也會比較盡職,而且其公務行為比較符合客觀與理性的準則。

3.影響政治變遷:

政治變遷包括政治結構與文化的變遷。大凡社會與經濟等方面發生重要的變遷,新生代的成員的觀念必然會改變,倘若其經歷的社會化過程大體上健全,他們也不致與傳統完全脫節,當新生代人數甚多時,政治文化也必大幅改變,在此情形下,政治結構也必須改變。

 

二、多數民主國家的投票率並不高,什麼樣的選民比較願意出來投票?解釋選民出來投票的理論很多,請依據唐斯(Downs )1957年出版《民主的經濟理論》這本書的觀點,選民出來投票的原因為何?唐斯的觀點有什麼需要修正的地方?

【擬答】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 8-25,29

()唐斯對投票行為的假定:經濟學取向

分析焦點在於選民可以理性的分析各政黨或候選人的各項條件,尤其是過去表現評估以及未來表現的預期,以此做為投票的依據。簡言之,此途徑係以成本─效益的經濟學觀念,假設選民會選擇一個成本最小,但效益最大的結果。最具代表性的論述來自於唐斯(Downs1957)所著之《民主的經濟理論》,其將選舉行為以市場的消費行為理解,主張投票對象的選擇,即是欲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之保障或實現。由於強調理性概念與運用數學模型呈現,此一途徑亦被稱為理性選擇模型(Rational Choice Model)或形式理論(Formal Theory)。

()例舉:中位選民定理

由美國學者Anthony Downs1957年名著《民主的經濟理論》(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中所提出,基本上係將經濟學者霍特林(Hotelling1929)的兩極競爭空間模型運用於政治學上。

1.多數選民對於既定政策面向存在偏好清楚的選項。換言之,選民有一個最喜歡的選項,而其他選項對其較無吸引力。

2.依循理性原則的選民會投票給最接近其最喜歡之選項的選擇。如此一來,多數選票會投給中間選民最喜歡的政策選項。

3.依照上述假設,如果選民的偏好和政黨的位置可以簡化為簡單的空間模型,我們便可以預期,為了追求效用其大化,選民會將票投給與自己立場最接近的政黨。這種看法在其選舉承諾與表現建立一個對民主理論至為重要的聯結,並導出唐斯理論中最關鍵的結論:設若選民意見在政策面向上呈現「單峰」分布,意味著政黨競爭將產生兩個立場向中間大多數選民處聚合的形態,從而維持最小的政黨差異。

() 唐斯觀點的侷限:

1.就「政黨策略」而言,唐斯隱約假定,在單峰的政策光譜中,政黨不能穿過彼此,因為政黨希望維持本身的可靠度和責任感。這個假設有些缺乏說服力,學者指出,除了為回應諸如「慎重」、「慣性」或「意識形態承諾」等外在於唐斯理論假定之外因素,實難想到政黨將維持現有立場的理由。

2.就「投票行為」來看,此定理亦存在三個根本問題:

(1)為何每人都必須費力去投票?

(2)選民所抱持的觀點是如何產生的?

(3)民意又是如何會有變遷的現象?

3.忽略各國或不同層級所採取不同選舉制度所可能帶來的中介影響。例如以在國會議員選舉採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我國而言,選民的偏好既非趨中,政黨的立場自然不必以中間聚合作為選戰的主軸策略。

4.此定理以多數民主模型國家作為觀察對象,假定社會分歧或競選區隔只有一個維度,但在社會分歧維度多重的共識型民主國家而言,解釋力似乎薄弱許多。

5.此定理假設政黨或候選人在選舉所宣示的政見,在當選之後一定忠實執行。但從選舉實證角度觀察,選後的政策執行通常是各自偏愛的政策而非選舉時提出的中間路線。

 

【另一種答法】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 8-26

唐斯的侷限也可以從底下幾個方面看出:

除了理性之外,選民參與投票的原因尚有:

1.公民責任感:投票參與是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倫理規範,基於遵守這一倫理的責任感,乃決定投票。

2.政治信任及效能感:亦即選民的投票主要由於:(1)相信整個選舉制度因自己的投票才會發生理想的效果;(2)相信自己有能力產生理想的效果。

3.政黨動員:政黨為了贏得選舉的勝利,常常運用嚴密的組織,透過不同的管道,動員選民投票。因此政黨的動員,常成為選民決定投票的重要理由。

4.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的影響:家人的親密生活關係,常對投票決定有所影響。

5.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的影響:選民的社會生活,也會造成相當緊密的社會關係,進而對投票決定有所影響。

6.候選人的囑託:在候選人的親自拜訪下,基於對善意及受到尊重的回報心態,乃決定投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