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醫學)療程做比喻,如果您扎扎實實的跑過一次(正課→認真看完課本→題庫班→總複習/進階、時事猜題),絕對會寫,也絕對不會像社群網站某些人總是陷入牢騷輪迴!想要輕舟渡過萬重山,只能起袖子努力幹,加油啊!

 

 

 

 

 

一、何謂「政治參與」?近年來,不少的臺灣民眾,在選舉投票之外,也參與了類似「公民投票」、「參與式預算」等政治活動。大體而言,什麼樣的人比較會介入或參與政治活動,請說明之。

【答題方向】

()政治參與的意涵:

請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8-5

根據政治學者VerbaNie的說法,將政治參與界定為:「一般公民或多或少直接地以影響政府的人事甄選或政府所採活動為其目標,從而採取的各種行動。」循此,政治參與至少包括四個元素,茲說明如下:

1.公民:政治參與的主體係公民,政府官員或民意代表皆不包括在內

2.行動:行動係展現參與企圖的外在條件,例如投票、勸說、政治獻金、政黨活動或參加選舉造勢等皆是。

3.政府:政治參與和政府的「人事」以及政府的「決策或行動」有關。

4.目的:政治參與的最終目的係企圖影響政治體系內價值的權威分配。

()影響參與政治活動的因素:

請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8-8

1. 個人因素:譬如財富、餘暇時間與教育程度。

2.菁英動原:最可能的動員目標主要有瞭解政治菁英且與其較接近的民眾、容易辨識且處於社會關係網絡核心之人以及那些容易被動員的群眾。

3. 整體社會心理因素:譬如檢視其是否具備「政治不滿感」、「相對剝奪感」、「政治效能感」。

4.制度因素:由於個人的資源與動機和其政治參與量呈現正向關係,許多民主國家或多或少採用某些制度來增加參與誘因與平等性。例如,使用強制投票(譬如澳洲)或自動登記制(或是不在籍投票制度),使資源較少與動機較低的公民,必須要投票,也因此迫使他們經由投票參與與選舉有關的活動。

 

二、從新興民主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選舉官員和民意代表未必能有效反映民意和監督施政,學者因此提醒應注意對於政府的「橫向負責能力」或「水平問責」(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然則何謂「橫向負責能力」或「水平問責」?有那些民主政體的政府部門,特別需要這些來自人民的橫向或水平問責、監督,以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governability)?

【答題方向】請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5-66

()「水平問責」的意涵:

政府問責(Governmental Accountability),除了深入探討民選政府官員和民代如何忠實反映選民的需求等所謂「垂直的負責能力」(Vertical Accountability)層面之外,晚近更針對政府的「橫向負責能力」(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提出建言,期盼新興民主政體平時能藉著諸如肅貪機關和金融監督機關等政府之內監督制度的設計,監督民選官員和民代,防止弊端發生。換言之,就是指政府機構之間相互的監督與牽制,以及建立法治(Rule of Law)或司法獨立的基礎。

()欠缺橫向課責的威脅:

一個不具備「橫向課責」的民粹式民主之所以會對當代民主發展產生威脅,在於民粹式民主威權主義下的民主,往往是一個「違法的民主」(Illegal Democracy),民粹的政治領袖往往不理會既有的法律規範,容易破壞政治體制中原有的制衡設計與法治體系。因此,可以合理提出以下的推論:第一,具有民粹式民主的群眾,一方面會支持以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政治領導者,他們反對過去在威權主義時期,以身分繼承、政黨壟斷或軍事政變產生領導者;第二,但這些群眾卻缺乏國家機關之間分權與制衡的觀念。有些人甚至會主張,為了達成某些政治目標,可以不理會相關法律的程序規定,人治原則高於所有法治原則,個人的基本權利將缺乏保障。

()例舉:緊急命令權的限制

請參閱黃靖編著,2021,《高普總複習講義》,p.183

緊急命令權必須有下列五項之限制:

1.緊急權的條件及效果,必須以憲法或法律定之。

2.緊急權發動的決定權應保留於議會。

3.緊急權的終期,應在發動之際明文規定。

4.緊急權之效力,不可超越必要的最小限度,並不可為永久性。

5.對於緊急權之行使,必須設置追究責任的制度。

 

三、何謂官僚體制(組織)(bureaucracy)?一般而言,官僚擁有那些特性?具備那些功能?為什麼官僚體制一詞往往具有負面的涵義?

【答題方向】請參閱黃靖編著,2021,《縱橫政治學》,p.1-17~

()官僚體制的特性:

1.組織裡面的人員有固定和正式的職掌,依法行使職權。

2.層級節制的組織體系。

3. 對事不對人的關係(Impersonal Relationship)。

4. 專業分工和技術訓練。

5. 永業化的傾向。

6. 薪資的給付,依人員的地位和年資

()官僚體制的功能(優點)

1.依據層級節制的原則,上下之間的關係可以達到「指揮運如」「命令貫徹」使機關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體。

2.由於法令規章完備、工作方法及人員的權責皆有明確的規定,所以不會發生各自為政,或事權不清的毛病。

3.機關辦事完全「對事不對人」(Impersonality),可以破除情面,消除營私舞弊。

4.人員之選用皆依專長及能力而決定,可使工作效率提高,並使機關之業務達到高度專業化。

5.良好的待遇及工作的保障,可以使工作人員之工作績效提高。

()為何官僚體制具負面意涵:

1. 過分強調機械性的正式組織的功能,而忽略了組織的動態面。

2. 受過訓練的無能(Trained Incapacity)的現象。

3. 易忽略服務對象的利益。

4. 層級節制減弱了上級對下級的影響力。

5. 目標錯置。

6. 缺乏企圖心。

 

四、何謂「戰爭」(war)?學者們提出那些「戰爭」起因的解釋?所謂「新型戰爭」(‘new wars)大約有那些特性?

【答題方向】請參閱黃靖編著,2021,《高普總複習講義》,p.211~

() 何謂「戰爭」(war)?

是政治暴力的ㄧ種型態,往往被人認為係政治的失敗與終結,國際戰爭的爆發是由於不同國家透過政治程序或外交手段解決爭議的失敗,國內戰爭則往往顯示對抗者根本無意在同一套政治規範下競爭,因此,也是政治的失敗。

() 「戰爭」起因的解釋:

華茲在《人、國家與戰爭》一書中,把戰爭原因分為三個層次,即他所說的三個「意象」 (image) :個人、國家和國際體系。

1.個人層次:

個人層次的解釋是很有用的,因為決策是由個人做出。運用個人層次分析法的一個方式,就是聚焦個人特點(諸如他們的個性、生活經歷之類的)

2.國家層次:

當我們試圖在國家分析層次上解釋事情的時候,常常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世界政治所發生的事情是否就是由國內政治、社會內部的各種現象以及當地政府制度所造成。

3.體系層次:

從外到內的分析,意味著從體系層次開始分析,也就是探討整個體系如何制約國家的行為。這個邏輯導致了國際政治研究中影響最廣泛的體系理論,即現實主義權力平衡理論。

() 「新型戰爭」(‘new wars)的特性:Heywood教授觀點

1.偏向國內的戰爭而非國家間戰爭:

2.身分的認同通常是重要議題:

3.戰爭通常是戰力不平等的兩方造成不對稱戰爭:

4.軍民之間的界限瓦解:

5.比舊戰爭更殘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