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課本單元五、六
1. 下列何者最符合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經驗民主理論之論述?
(A)大多數公民對政治充滿興趣且有積極參政意願
(B)維持政治溝通管道,確保民眾對政治體系(political system)之掌握
(C)多數公民對政治並無影響力,權力主要掌握在菁英(elites)手中
(D)民眾適度參與政治,能防止菁英濫權
2. 統合主義(Corporatism)學者對於利益團體扮演之角色的看法,下列那一項是不正確的?
(A)主張將一些利益團體納入政府的決策過程
(B)某些團體在與國家的關係上享有特權地位
(C)政府是團體與團體之間衝突的仲裁者
(D)在日益專業化趨勢,將利益團體制度性的納入政府決策過程,乃無可避免
3. 下列何人著有「論美國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
(A)熊彼得 (B)阿蒙 (C)托克維爾 (D)李普賽
4. 所謂的「第三波民主化」是從下列那一區域開始?
(A)南歐 (B)拉丁美洲 (C)東亞 (D)前蘇聯
5. 「協同的多數」(concurrent majority)概念是指:
(A)由多數決所衍生而來的贊同制度
(B)由諸多少數彼此結合成贊成與反對的兩種聯盟
(C)有少數否決所衍生而來的贊同制度
(D)由菁英理論所導致的民主政治
6. 下列那一個理論強調在多元民主社會中,利益團體由下至上的自發自主力量:
(A)政治統合主義 (B)社會統合主義
(C)國家統合主義 (D)經濟統合主義
7. 民主政體從議會政治路徑建立起的「西敏式模型」(Westminister Model),何者是最典型的國家?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8. 依據學者李帕特(Arend Lijphart)的經驗研究,以下何者不是協合式民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應有的特點?
(A)少數否決權 (B)大聯合(Grand Coalition)
(C)將少數納入決策過程 (D)否定多數團體利益
9. 美國參議院中,每州參議員名額為多少?
(A)依人口多寡而定 (B)2 名
(C)3 名 (D)4 名
10. 所謂「影子內閣」是指:
(A)總統制國家總統的最核心幕僚
(B)內閣制國會多數黨的執行委員會
(C)內閣制國會少數黨的執行委員會
(D)雙首長制總理的核心決策者
答案:CCCAC BB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