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觀摩:

1.   何謂定目劇?如何發展定目劇? (99地特三等)

2.   在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政府又應如何刺激「文化消費」、「振興文化市場」?請試抒己見。(94地特三等)

 

*看幾米劇作 再思考台灣「定目劇」

撰稿:賈亦珍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2011/1/26

 

前兩天看了「走向春天的下午」這齣魔浪超劇場的創團大作後,對台灣戲劇界發展定目劇的能力又多了幾分信心。

這一陣子連續看了幾齣改編自幾米作品的戲,除了「走向春天的下午」,還有在花博夢想館的「躲進世界的角落」及舞蝶館的「秘密花開了」,都是定目劇,看了之後都有同樣的感覺,幾米的戲真是充滿了無邊無際的想像空間,什麼樣的夢都可以作。

「秘密花開了」是夢中套夢,小兔子夢見自己成為一個小女孩,夢中的這個小女孩再作夢去尋找金蘋果,「走向春天的下午」則是兩個陌生人在同一個夢裡認識,一起回憶、一起追夢,「躲進世界的角落」小米把夢想糖果裝在鼻子上,就可以變身成夢想飛行器,徜徉於藍天白雲間。作夢是這3齣幾米作品的主軸,有夢最美,不是嗎?

3齣戲最大的不同是,「躲進世界的角落」、「秘密花開了」都屬於花博,觀眾買了花博票後,不需另行購票就能看戲,需要的只是花時間排隊。而「走向春天的下午」是必須購票進場,一張票要600元,所以「走向春天的下午」能受歡迎,就更讓人對定目劇的發展增添不少信心。當然,另兩齣戲雖然不必購票,但要花很多時間排隊,如果不好看,也不會有大排長龍的景象。

會有這麼好的票房及反應,幾米的號召力是無庸置疑,但把他的作品轉成戲劇的這些工作人員,更值得肯定,他們的確把幾米畫在紙上的夢,轉化成立體的、超時空的、近在眼前似乎伸手即可觸摸的夢。

尤其「走向春天的下午」,幾米的作品與魔術及幻術是完美的結合,幾米筆下的人物已夠愛作夢了,魔術及幻術更把夢作無限延伸,讓整齣戲看起來真的有如夢似幻的感覺,看完了你還會呆坐在原地想:「我剛剛是不是在作夢?」

把幾米與扯鈴結合的「秘密花開了」,就很難做到這種效果,因為扯鈴跟幾米的東西幾乎可以說八竿子打不著,兩者硬要結合,就肯定會有互相抵消的作用,幾米作品的夢幻氣氛削弱了,扯鈴的特技也受限於演戲而無法淋漓盡致地呈現,以這樣的先天限制來說,這齣戲能做成這樣,已屬難得。

幾米的作品本來就比較屬跳躍性思考,它不會有很完整的起承轉合,搬上舞台的難度很高,「走向春天的下午」把幾米作品中一個個原本只屬於想像的、無法真實呈現的場景,用一些機關、魔術與幻術的技巧幻化成觀眾肉眼可見、伸手可及的事實,那種震撼感就把幾米作品中「夢想」這個元素昇華到似夢似真的境界,夢好像不再是夢了。

「走向春天的下午」已是定目劇,但若要成為一個可以演出一兩年,甚至更久的定目劇,還是有進步空間,例如場地,此劇最不理想的是場地,尤其是座位設計,每個座位又矮又窄,坐得很不舒服,甚至是腰痠背痛,當然,這是場地本身的限制,但要做個可長可久的定目劇,這是必須要改進的。

這就讓人想到,政府一直說要蓋的定目劇場,什麼時候才能出現?

此外,「走向春天的下午」現在的場地屬於小劇場型態,每場大約只能容納一兩百人,如果要換到10001500個座位的大場地,那很多表演方式及內容也勢必要作調整,尤其魔幻的部分,劇情也可能要再緊湊一些及更娛樂性一點,那麼,它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具文化地標意義的定目劇了。

這也是個夢,不知道魔浪超劇團的幻術能不能讓它成真?

 

*文化消費 是出路還是不歸路?

今天第二度看「哈奈馬仙之hamlet b.」的排演,但這次是在正式的場地著裝排演,對戲的感覺就強烈很多,邊看腦袋邊想著最近有關文創法的爭議,以及文創人面對市場需求與藝術堅持的兩難及徬徨,面對要繼續過充滿創造力的苦日子還是要步入隨波逐流、必須放棄一些,甚至很多藝術堅持的「好」日子的痛苦抉擇,老實說,還挺沈重的。

根據導演張藝生的說法,這種現象好像中國、香港及台灣都是如此,這兩年我開始採訪台灣的文創產業,我想我至少能了解台灣文創人的確陷入這種「又期待又怕被傷害」的困境。

當然,不是所有文創人都如此,有人興沖沖,有人心憂憂,有人伺機而動,有人完全排拒,也有人皺眉接受獎助,卻仍豪氣地直斥其非。

陳炳釗導演更悲觀,他覺得藝術終究會被市場吃掉。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中最有靈魂的。」陳炳釗說:「但當它變成機器,當藝術都可以變成機器時,當藝術又變成產業、變成系統時,那它究竟是什麼?」陳炳釗認為,現時的劇場及文化環境好像進入了「機器時代」,過度亢奮卻非有生命力,好像到了21世紀,才能體驗到德國劇作家海諾.穆勒所描述的「當哈姆雷特成為機器」的狀態。

「它會不會只是機器呢?還是變成有靈魂的機器?」陳炳釗說:「這種壓迫的力量仍然很強。」

壓迫什麼?陳炳釗指出,就市場及媒體對於藝術的一種壓迫,以戲劇來說,演員變成必須演迎合媒體口味的東西,消費者則完全被媒體及宣傳牽著鼻子走。

 

明天開演的「哈奈馬仙之hamlet b.」選擇亞洲的台北、香港及廣州3個城市巡演,就是希望讓大家能針對「文化消費是出路,還是不歸路」這個問題進行激烈的思辨。

這齣劇講的是一個關於文化品牌王子與超級粉絲之間的愛情故事,奧菲麗亞挽著櫻桃紅的hamlet b.品牌旅行袋,乘坐開往大西北的列車,向著遙遠的「哈奈馬仙」產業園區出發,她必須再遇見哈姆雷特,生命才得以完整,同一時間,受萬人景仰的哈姆雷特正準備上演他第100場的「哈奈馬仙」亞洲巡迴演出,開場前他躲在舞台底部,一幕幕過去的記憶重現,他看見自己在示威群眾中表演行為藝術,防暴隊步步進逼,他對著冰塊喃喃自語:「我不是哈姆雷特!」然後舉起大鐵鎚猛力向冰塊砍下,最後冰風暴席捲大西北,整個產業園區被大水淹沒。

這齣戲將演出4場,分別為2627日晚上7點半及2728日下午2點半,全劇90 分鐘,中間沒有休息,兩場午場結束後,導演將與觀眾進行面對面座談,門票500元,可在兩廳院購票系統購買。

「哈奈馬仙之hamlet b.」是兩廳院「2010新點子劇展」的開鑼戲。這個劇展共有4齣戲,另3齣分別為EX-亞洲劇團的「沒日沒夜」、仁信合作社劇團的「遺忘的旋律」、以及五節芒劇團的「荒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