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享用

 

 

 

 

 

一、請問何謂國家?國家的起源為何?請詳述之。

【淺解】

()「國家」的意涵:

國家可以最簡單地界定為,在確定的領土範圍內建立主權管轄並通過一套永久性制度實施權威的政治聯合體。其具備五個關鍵特徵:

1.國家實施主權:可以實施絕對的、無限制的權力,因為它超越於其他所有社會聯合體和集團之上。

2.國家機構是公認的「公共」機構:與市民社會的「私人」機構不同,國家在社會中負責制定和實施集體決策,並建立在公共經費的基礎之上。

3.國家是合法性的一種運用:它的決定常常(儘管並非必然如此)被視為對公民的約束,因為它宣稱自己反映了社會的永久性利益。

4.國家是一種統治工具:它擁有能確保其法律得到遵守和違法者受到懲罰的強制力量。正如韋伯(Max Weber)所言,國家壟斷了「合法的暴力」手段。

5.國家是一個領土性的聯合體:它在一個地理上確定的邊界範圍內行使管轄權,在國際政治中也被當作自治實體來對待(至少在理論上如此)。

以上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縱橫政治學》,p.1-30.

()國家的起源學說:

1.武力說(征服說):政治起源於權力行為,而且政治的維繫靠權力的不斷使用。進言之,人們並非自願選擇建立政治體系,而是被迫接受這個體系。

2. 契約說:因為人們互相競爭,造成生活缺乏保障,所以大家不得不同意建立一個政府,其主要功能就是維護秩序。人們和一個新統治者訂立了契約並且接受這個契約。

3. 自然發展說(演化說):政治既非渴望權柄的個人的征服舉動的結果,也不是一群缺乏保障的人的有形創造;相對的,政治是人類某種基本的社會本能所賦予的。

4. 神意說:國家形成起源於神的旨意,應當是一種假說,用意在鞏固統治者的權力。

5. 家族起源說:大體上是說人在較原始的狀態下,為了繁衍後代,同種的人類會群聚在一起,因而形成家族社會。

以上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 《縱橫政治學》,p.1-35.

 

 

二、民主可分為自由民主與社會民主,請說明兩者的意涵。

【淺解】

()自由民主的意涵:

當我們以自由主義民主為一種民主制度的模型時,就不只是強調有限政府、分權制衡、法律主治等條件,同時也指涉多元競爭、代議制度、私產神聖、市場運作等現象。有時候,政治學者為了凸顯這種主流民主制度與過去歷史上各種民主制度的不同,會刻意為它另外命名[譬如Robert Dahl就稱現代自由民主體制為「多元政體」(Polyarchy)],但是實質上談的還是同一種制度。

()社會民主的意涵:

某些信仰社會主義的民主國家(如北歐三國)或政治勢力(如西歐的社民黨或工黨)就會宣稱他們所追求或實踐的是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民主在思想淵源上當然跟19世紀以來的社會主義發展息息相關,但是學者通常會小心區分馬克思所代表的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民主。簡單地說,社會主義的核心信念應該包括本體論上的集體主義、社會哲學上對「社會正義」的堅持以及政治經濟立場上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但是對於如何達到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各種社會主義流派之間的歧見甚大。

以上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縱橫政治學》,p.5-19.

 

 

三、何謂政治哲學?政治哲學有那些特質?請詳述之。

【淺解】

()政治哲學的意涵:

對政治現象的ㄧ種「價值性解釋」,無論從儒家“德治”的角度出發,還是從西方“正義”的角度出發,人們傾向於從應然的理想的角度來定義政治,認為政治應當具有某種價值性特徵或標準,背離這個特徵或標準的現實政治,就是不正義或不道德的。應當承認,這種闡釋為確立政治的價值評判標準提供了根據。

以上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課堂補充講義》。

()政治哲學的特質規範性的研究

1.通常也被稱為是價值性概念,所指的是一些政治的道德原則或理想。

2.用來表述那些被認為是「應該」或「必須」的事情,此類政治概念包括「自由」(Liberty)、「權利」(Rights)、「正義」(Justice)、「平等」(Equality)等等。

3.此類概念乃是用以預設和規定行為,以及對相關政治行為做出評價,因此具有價值承載的特徵。

以上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縱橫政治學》,p.2-3.

 

 

四、民意分布可以用民意曲線表示,包含 U 型分布、J 型分布與鐘型分布。請說明這些分布的特徵,並舉例說明。

【淺解】

()民意的要素:

1.一項「問題」的提出:

民意必須是對一項特殊問題所表達的觀點,而對這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2.公眾的性質:

各項問題的公眾是各自獨立的,代表特殊的意見。

3.公眾偏好的綜合:

係指公眾對某項問題意見之總合。包含了意見在方向上(贊成或反對)及強弱度上(如強烈反對或稍微反對)分布的觀念。

4.意見的表達:

民意是針對某一問題所產生之眾多觀點的表達;有時是語言,也可以是姿勢或動作。

5.參與的人數:

民意的目標在於影響公共政策,所以公眾「數量」的多寡將引起政府的注意與重視。

()民意的三大曲線:

1.J型(J-curve)民意結構:其一,絕大多數民眾對某一問題表達強烈的贊成,此時政府對此一政策應可順應民意,採納實施。此外,亦可能出現絕大多數民眾是強烈反對的,此時政府若要強硬採行,恐會招致激烈抗爭。

2.鐘型(Bell-shaped Curve)民意結構(又稱為單峰曲線):對許多問題,兩極端的民眾意見相當稀少,大多數的意見都落在中間區域,而形成一鐘型的民意結構。此時,政府可考慮採行此項中間政策。根據學者V. O. Key表示,這種民意可說是「縱容的共識」,由於民意並沒有給政府清楚的指示,故政府的行動有更大的自由與空間。

3.U型(U-curve)民意結構(又稱為雙峰曲線):民眾對某一特殊問題的看法形成兩極化的意見,中間意見甚少。政府在處理此種民意結構最感棘手,必須審慎因應,萬一處理不當,可能引起社會動亂。

以上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縱橫政治學》,p.9-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