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享用!

 

 

 

 

 

三等申論

一、出現於第一、二波民主化國家的「多元政體」(polyarchy)之自由民主體制(liberal democracy),主要包括那些特徵?第三波民主化時出現的「非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其定義為何?並具有那些特徵?

【擬答】

()「多元政體」的主要特徵:(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5-9.)

Dahl提出民主政治應該是如下這種政治體制:政府回應公民的偏好,視公民為平等的,且使他們的偏好在政府行動時能被平等對待。為了達成這個目標,Dahl認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公開競爭(Public Contestation):指政治體系的自由化,以使競爭者有自由公平的競爭機會。

2.包容成員(Inclusiveness):指政治體系中的每一個永久居住且守法的成年人都被賦予政治參與的權利。

() 非自由民主:(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5-84~)

1.定義:

在第三波民主浪潮之下,儘管許多政治體制經過選舉的洗禮,符合民主運作的標準,然而卻出現許多侵犯人權的事實。譬如個人言論及集會自由受到箝制;軍人或其他政治力量仍保有不受政治監督的保留空間(Reserve Domains);反對黨的競爭空間受到壓制;司法無法獨立運作;新聞自由受到干預;執政黨制訂有利於自己的選舉程序而不受到規範;公民在參與過程中,遭受任意的逮捕或暴力侵犯等。

2.特徵:

(1)非中立性、干預主義傾向的國家機構:

在非自由民主體制之下,選舉的目的不在於提供政黨輪替的機會,而在於對於現任政權的政策進行背書。

(2) 理性導向的、以法制為工具的技術官僚群:

行政法規乃是統治者的工具,這種法制觀點既不認可人民的參政權,也不捍衛人民的基本權利。

(3) 在可以掌握範圍內的有限公共空間及公民社會:

不存在所謂批判性的公共領域,相反的,統治菁英還試圖去管理這些社會、族群及宗教團體,以及調整他們的行動,以符合國家所決定的活動範籌。

 

 

二、試論述在當前「政治傳播」(political communication)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之「數位媒體」(digital media),特別是「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為何興起?為何一度是民主擴散的重要工具,如今人們卻憂心它可能危害民主?

【擬答】

() 「社群媒體」的興起原因?(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9-29~)

電腦與網際網路的緊密結合,徹底改變了當代社會中資訊提供及流通的方式。網際網路與新式通信科技以其低成本、快速、直通個人、網絡連結、社群建構等功能及特性,不只強化了代議制度的運作,還能協助各類民主價值的實現,因而出現了直接民主式的「電子民主」。當傳統代議政治及大眾媒體無法充分發揮原有功能時,網路民主似乎是另一種勢在必行的民主新方式。

()對民主的可能危害:後真相社會的來臨(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9-37~)

1.氾濫的不實資訊:譬如脈絡錯置的真實資訊、假資訊、被扭曲的內容等等。

2.「不存在」的真相:在不同程度上,我們已無法就什麼是確知的基本事實達成共識,真相或是事實並不存在,因為每個人感知到的面向都不相同。

3.陰謀論充斥:美國著名法律學者凱斯‧桑思汀(Cass Sustein)在《剪裁歧見:訂做民主社會的共識》第一章分析了「製造、維持和傳播陰謀論的一些心理機制與社會機制」。桑思汀指出,除了謠言與臆測之外,有些陰謀論的形成是因為「殘缺的認識論」——我們所知的資訊相對而言很少,而且多半不正確,但這些資訊卻足以支持某些極端看法;換言之,陰謀論成敗的關鍵在於人本身的傾向與信念,而其傳播依賴「社會流瀑」(Social Cascades)的作用,並藉由「群體兩極化」(Group Polarization)、「選擇效應」(Selection Effects)等情況而更強化。

4.回音室(Echo Chamber)的世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同溫層。譬如臉書的演算法導致同溫層的快速增厚,使得不同意見更難以穿透。換言之,一個「信者恆信」甚至「有理講不清」的溝通障礙已經隱然形成。

 

 

三、所謂的「政黨體系」或「政黨制度」(party system)指的是政黨之間的互動關係,如果要以各個政黨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或者所謂的「相關性」當作評量標準,根據國際間重要學者的研究,有那些判準(criterion)可供我們判斷個別政黨在政治上是否重要?

【擬答】(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7-57~)

()對政黨體系的不同評量標準:

在有關政黨體系的分類研究當中,一個最明瞭且常用的依據是政黨的數量問題。然而,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兩個具有相同政黨數字的國家,卻有截然不同的政黨體系。因此,研究者必須嘗試提出不同於單純數量考量的分類方式,比較常被提及的方式是將政黨的政治重要性列入分類的標準,如此一來,政黨的數量就會大幅減少。

()判斷政黨是否重要的判準:

1.Sartori的相關性判準(Criteria of Relevance):

(1)第一個判準是瞭解該政黨是否具有聯盟的潛能(Coalitional Potential),即該政黨是否有足夠的實力(主要是議會的席次數量)可以被其他政黨邀請共同組成政府。

(2)第二個判準則是該政黨是否具有勒索的潛能(Blackmail Potential),即該政黨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對政府推動的政策形成重要阻力。

2.LaaksoTaagepera的有效政黨數(Effective Number of Parties):

其計算方式係以政黨得票率高低的程度來界定。所企求的是將政黨相對大小列入考慮,並發展出一個指數,可以精確告訴我們政黨制度內到底有多少個政黨。

 

 

四、何謂利益團體?「公共利益團體」(public interest groups)和一般利益團體的可能區別何在?決定利益團體影響力大小的因素有那些?

【擬答】

()利益團體的意涵:(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1-7~)

又稱「壓力團體」,一個有組織的利益團體其行動是透過影響政府官員和政策,以獲致他們心目中的一些目標。換言之,當人們採取行動以保護或促進一項共同利益時,其主要活動之一是在迫使政府做些他們所期望的事或阻止政府做些他們所不樂見的事。

()兩種類型:(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課堂筆記圖說》&題庫班教材)

1.促進性(promotional)的利益團體:

指追求特定理念、價值或目標(例如環保、反墮胎)的團體;此種團體也被稱為「公共利益團體」(public interest group),因其成立目的在於促進公共利益。

2.保護性(protective )的利益團體:

係為追求或確保特定對象的利益;此種團體也被稱之為「功能性團體」(functional group)或「私利團體」(private interest group)

() 決定利益團體影響力大小的因素:(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5-68~)

1.會員人數的多寡:

2.組織的團結程度:

3.領導統御的才能與技巧:

4.組織成員的社會地位與專業特性:

5. 組織得以運用的經費:

6.組織成員的分布程度:

 

 

四等申論

一、在政治學研究途徑與方法中,「焦點團體研究法」(focus group method)是一種質性研究方法。請說明焦點團體研究法的主要內涵及其優缺點。

【擬答】(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3-20~)

()「焦點團體研究法」的主要內涵:

1.經過主持人的引導和中介,催化參與者的討論/從團體互動的過程中,達到蒐集相關資料的目的。

2. 適用於同質性高的團體訪問,透過互動過程以刺激思考與想法,使成員能在激盪下,多層面表達各種相關經驗、情感與看法。

()優缺點:

1.優點:

(1)讓受訪者暢所欲言,得到比量化研究更深入的資訊。

(2)主持人也可以就這些發言進一步釐清、組織受訪者的想法,甚至將受訪者離題的發言引導回正軌。

(3)可以同時蒐集多人的意見。

(4)討論的問題是非制式問卷,可以引起受訪者的興趣。

2.缺點:

(1)受訪者不多,其意見的代表性也可能不足。

(2)主持人在研究過程中的引導亦有可能產生誘導或形成控制,將可能對受訪者造成不同的回答效應。

(3)受訪者可能因為自己的想法與其他大多數受訪者不同而附和其他人的意見,或是選擇不表態。

(4)有些敏感主題的討論不適合在團體中自我揭露。

 

 

二、在政治社會化的研究中,個人政治學習的效果是否得以持續?抑或將隨外界環境變化而改變?請從政治學習效果的四種模型說明之。

【擬答】(可參閱黃靖編著,2023,《政治學》,p.10-16~)

()政治社會化的意涵:

係個人獲取政治定向以及行為模式的發展過程。可以歸納成兩個主要界說:

1.主要強調人類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獲取個人的自我認同,能夠表現自己,並以自己的方式尋求個人獨特的需求與價值。這個定義係以個人政治學習(Political Learning)作為切入角度,較貼近一般政治心理學的研究。

2.從社會體系的角度觀察,將政治社會化定義為「社會將其政治文化從上一代傳遞到下一代的過程」,強調世代間政治價值的傳遞。

() 政治學習效果的四種模型:

1.終生持續模型(Lifelong Persistence Model):

係指政治社會化的效果相當持久,且限制個體日後改變的機會。

2.終生開放模型(Lifelong Openness Model):

認為一個人的政治定向是一輩子「都可能改變」的,但不代表一定會改變。

3.生命週期模型(Life-cycle Model):

指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生命不同階段時,將調整其政治態度。例如由充滿改革熱情轉為穩重而保守。

4.世代模型(Generational Model):

指出生在同一時期的選民,受到相同之歷史、政治和社會環境所影響,而在政治定向上與其他世代出現顯著的不同。例如目前臺灣社會流行的「五年級」、「六年級」或「七年級」的說法,就是以出生的時期作為不同世代的劃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非典牛 的頭像
    臺灣非典牛

    黃靖的小宇宙日常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