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享用!
(A)1 電子化民主對各國政府帶來的重大挑戰是:
(A)各國之間數位落差加大(B)國內政策過程更加不透明
(C)電子媒體煽動民意情況減輕(D)民眾進行更高層次的政治審議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9-31。
在政治經濟學理方面,「數位落差」源自「資訊不對稱」,著名政治學者巴柏將此稱為「潘朵拉的劇情」;公共管理學近年來已逐漸將此慣用名詞轉變成「數位機會」等較積極的稱法。
(C)2 下列有關「宗教基本教義派」(religious fundamentalism)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主張政教分離(B)主張宗教為私領域範疇,公權力不宜介入
(C)伊朗何梅尼(A. R. Khomeini)為具體實踐者(D)基本教義派只存在於伊斯蘭教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11-35。以及課堂筆記、名詞解釋本、104總複習講義。
廣義而言,「宗教基本教義派」指涉一群無法透過理性溝通而進行政治妥協的激進份子,此類行為亦是近年「認同政治」及「分離主義」在全球政治勃興的主因;其最早源自伊斯蘭世界的威權獨裁政體,但晚近在民主國家中亦所在多有。
(A)3 下列何者不是一個有意義的民主選舉所應要包含的要素?
(A)兩黨制(B)執政者有更替的可能性
(C)具有競爭性(D)普遍的選舉權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7-9。
課堂上強調多次。「權力的可更替性」及「避免同額競選」是「有意義」這三個字最重要的意涵。
4 公民文化所指的政治文化特性是:
(A)中庸之道(B)熱衷參與(C)政治冷漠(D)發動變革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10-5。
奧蒙所「期待」的理想公民文化是以6:3:1「混合」其他政治文化類型而成,其主要特徵在於對不同政治意見予以「寬容」。
(B)5 英國憲法常被稱為:
(A)成文憲法(B)不成文憲法(C)剛性憲法(D)字義性憲法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6-9。
基本觀念題!請據此延伸至「忠誠反對黨」及「影子內閣」等英國獨特的憲政傳統概念。
(C)6 針對東亞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艾凡斯(Peter Evans)提出三角聯盟的理論,三角聯盟並不包含下列那一個?
(A)國家(B)本土資本家(C)勞工(D)國際資本家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11-8~9。以及104總複習講義。
好題目,測驗考生是否有「第二序的思維」(不懂這個名詞的看倌,請洽您的行政學老師)。「三角聯盟理論」是針對「發展型國家」(或稱「依賴發展理論」)而形成的有趣概念;在1980年代,東亞四小虎崛起,依賴強有力的「國家職能」調節本地資本與國際資金,但為確保經濟起飛,「弱化」勞工力量幾乎成為當時時空背景下的無奈選擇!
(C)7 下列何種主義強調公民權利與機會平等?
(A)新保守主義(B)新社會主義(C)新自由主義(D)新制度主義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11-46。
「新保守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皆統稱「新右派」,但相較而言,「新自由主義」更加重視「公民消極權利」(特別是財產神聖性)與「起跑點的平等」(機會平等)等傳統資本主義哲學。
(D)8 那一位政治哲學家提出全意志(general will)的概念,而被視為是「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的濫觴?
(A)馬基維里(N. Machiavelli) (B)霍布斯(T. Hobbes)
(C)洛克(J. Locke) (D)盧梭(J. Rousseau)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4-21。以及課堂筆記。
一位腳跨「民主主義」與「共產極權主義」的爭議政治思想家!
(C)9 馬克斯主義者的史觀被稱之為:
(A)宗教史觀(B)唯心史觀(C)唯物史觀(D)戰爭史觀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11-41。以及課堂筆記。
嗯,又是基本題型。第一堂課的筆記就寫到了!馬克思是「經濟決定論」。
(C)10 下列那一項措施不應該出現在維護人權的民主國家中?
(A)男女平等(B)設立特勤警察打擊犯罪
(C)新聞審查(D)政治課責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5-9~10。以及課堂筆記。
常識題!請延伸至「寒蟬效應」!
(B)11 美國法院的司法審查權(judicial review)是如何來的?
(A)憲法明文規定(B)在判例當中確立
(C)總統建立的慣例(D)國會立法通過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6-20。
應該還記得「馬伯里控告麥迪遜案」吧?!這就是「判例」!也請自動延伸到「司法積極主義」這個概念。
(C)12 為使訴訟的審理能夠慎重與正確,各國司法機關大多以何種程序為主?
(A)二級三審(B)二級二審(C)三級三審(D)三級二審
【淺解】嗯,這題再多費唇舌,就是瞧不起考生的智商,送分啦!
(B)13 下列何者可以解散國會?
(A)美國總統(B)法國總統(C)英國監察長(D)德國參議院議長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6-26的圖。以及課堂筆記。
半總統制之下的法國總統在「憲法」之下,擁有「片面」解散國會及任命總理兩大尚方寶劍,但「憲政」運作方面,總統通常會衡量國會的政黨政治勢力,進而有左右共治之可能。
(C)14 下列那一項不是在內閣制國家解決內閣與國會之間僵局的手段?
(A)國會的倒閣權(B)內閣的解散國會權
(C)國會的調查權(D)國會對內閣提出不信任案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6-8。
基本題型!
(B)15 下列有關兩院制的敘述何者錯誤?
(A)聯邦制的國家大多採此制
(B)以盧梭的「人民主權」為其主要理論基礎
(C)有利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平衡與整合
(D)保障更廣泛的代表性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6-65。以及課堂單元四筆記。
好題目!兩院制的精神在於「分散權力」避免「獨裁」;但盧梭的「全意志」除了「集中主權」之外,更反對任何有形的「代議機關」!
(D)16 下列何者不是選舉對民主政治的重要功能之一?
(A)民意與政策偏好的形成(B)提供政權正當性
(C)聯結政治部門與政黨組織的作用(D)解決府際間的衝突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7-8。
基本題型,但要留意非常可能出現申論題!
(D)17 依照雷伊(D. Rae)的分類標準,所謂「一黨獨大」的政黨體系,係指某一政黨長期掌握國會的席次超過:
(A)百分之四十(B)百分之五十(C)百分之六十(D)百分之七十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7-64。以及課堂第七單元筆記。
連課堂小考都考過了,還不會就對不起您自己!(課堂上有解釋過這70%門檻的原因)。
(A)18 下列那個思想家不曾主張「個人權利」?
(A)柏克(E. Burke) (B)孟德斯鳩(B. Montesquieu)
(C)盧梭(J. Rousseau) (D)洛克(J. Locke)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8-15。以及課堂單元十一筆記外加名詞解釋本。
「個人權利」論偏向自由主義及契約論;柏克乃保守主義之鼻祖,深信「人性之不完美」,主張「大我優於小我」。
(D)19 在許多國家的政治發展中,「革命」成為一個重大的轉捩點。而在眾多學者的研究下,下列何者並非革命發生的原因?
(A)政治系統失去均衡(B)相對剝奪感增強
(C)政權正當性的流失(D)國家效能升高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11-18。
也算常識題;但又留意會變成申論題!
(B)20 所謂「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指的是:
(A)行政機關必須尊重立法機關的預算權
(B)公共政策的制訂必須透過討論跟辯論
(C)國會的委員會制度必須加以強化
(D)法院不得未審先判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5-41。以及精采的課堂單元五筆記。
又稱「行政民主制」,標誌民主理論從「投票民主」轉移至「討論民主」,哈柏馬斯的「理想言談情境」是渴望的境界!
(A)21 在民意調查中,顯示民眾對某一議題有強烈的贊成意見以及少數的反對意見時,是下列那一種民意結構?
(A)J 型民意結構(B)U 型民意結構(C)鐘型民意結構(D)穩定民意結構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9-7。
送分題!但會考申論!請提醒自己能否繪出民意三大曲線圖及舉出恰當的實例。
(C)22 依照傳統的國際法,由於國家享有下列何者,故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這種平等僅具形式上的意義?
(A)人權(B)最惠國待遇(C)主權(D)統治權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1-41。
此題考主權對國家的「外在作用」。課堂上還練習過申論題!
(C)23 下列何者並非議會的主要功能?
(A)制訂法律(B)監督行政部門(C)執行政策(D)反映與匯集民意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6-70。
常識題!但又留意「議會功能式微」這個老掉牙的申論題!
(D)24 根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的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10 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至少多少比例的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接受該決議?
(A)五分之三(B)四分之三(C)三分之二(D)二分之一
(B)【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6-84。
此題考「覆議權」的運作,課本P.6-84還有粗黑字體提醒!
25 下列那位思想家指出國家是「倫理的共同體」?
(A)霍布斯(T. Hobbes) (B)馬克斯(K. Marx)
(C)黑格爾(G. W. F. Hegel) (D)盧梭(J. Rousseau)
【淺解】請參閱黃靖編著,2014,《縱橫政治學》,p.4-22。課堂筆記以及名詞解釋本。
考的好啊!黑格爾乃「唯心論」大師,主張國家是「精神的共同體」;要留意的是,此種主張與政治學之父亞里斯多德有許多相似之處,皆是一種「道德眼光」的國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