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了一下國考版鄉民們的考試狀況,似乎不少學員覺得此次三等公共管理難以下筆(甚至連題目都看不懂??)…嗯,今年題目的「表述方式」的確比較活潑,但至少就小編自己的班別而言,整體上還未超脫課堂所講述的重點範疇。以下,簡單將各題鋪陳標題以及與上課教材的對應之處跟學員分享!(有些題解只提供大標參考~)

 

 

 

 

 

一、「公民參與」常是今日政府處理公共事務時所考量的重要因素。請根據「公共治理」觀點分析:當公務人員執行政策欲落實公民參與概念時,應考量哪些因素?而這些因素又會產生甚麼影響?

【淺解】

《班內上課講義書,P.271》或《總複習教材S1P.66的「透明治理」》

()公民參與的重要性:

公民積極參與國家或社群的程度愈高,愈有可能參與組織內的公共事務,從而增加組織的民主,促進組織的產出。Putnam也說:「作為一個公民的角色與義務之概念,結合對於政治平等的承諾,乃是公民社群的文化凝聚力」。

()考量因素

   1.微觀的公民行為(Micro-citizenship):

這是組織內或職場上,個人表現利他的行為,高度參與組織內外的利他行動,是一種「良好的組織公民」(goo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對組織績效具有直接與重大的影響效果,對一般大眾也具有教育示範的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對公共組織而言,更提高了公共行政的形象。

   2.中觀的公民行為(Midi-citizenship):

組織內人群所組成的團體,以集體行動發聲,達成職場上廣泛的目標。有組織的個人入決策過程,有助於組織的良好運作,像品管圈(QC)、團隊建立策略、MBO等都強調在生產各階段各工作團隊的積極參與,以改善產品與服務的品質,同時也加強團體社群的情感與合作意識,其良好效應並能外溢到組織外的環境。

3.宏觀的公民行為(Macro-citizenship):

這是在國家或社群(或社區)的場域中,自發的利他主義,奉獻時間、金錢以協助弱勢族群而不求回報的公民行為。公民在職場中的實務經驗,有助於轉移運用到較廣大的社會群體中。

   4.後設的公民行為(Meta-citizenship):

這是在較廣泛的社會中公民的集體行動,也是最高層級的公民參與行為。他們行動的基礎來自於深層的利他性格和良知道德以及公民責任。當國家無能力或無意願為公眾行其所當為者,愈來愈多「有組織的公民」將起而採取行動,成為政府公共政策的補充或行政流程中的加速器。

()對政策執行的影響:追尋公民的真正參與

  1.關鍵不在於發現公民參與的正確工具與技術,而在於重新思考行政人員與公民之間的基本角色和關係。這個關係就是行政人員與公民成為一種合作的夥伴關係,促進與公民的對話,成為詮釋意義的媒介者(interpretive media),使每一個公民都有直接與平等的機會影響行政的流程與結果。

  2.真正的或真誠的參與,必須使公民接近問題或情境的核心,不受行政流程或制度結構,以及行政人員的攔阻,尤其在當代所謂「後現代社會」中,問題的解決往往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暫時的、不完美的解決,換之這種問題是一種無解的「棘手問題」(wicked problem),更需要公民參與以集思廣益。

  3.行政人員不以專業經理人自居,而以合作的參與者或夥伴自居,持續的、有重點的、耐心的、開誠布公的與公民辯證的對話(dialectical dialogue)逐漸界定問題的意義,並使公民知道,他們的參與投入,對行政決定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受到深思考慮的,而非僅在技術性的解決問題階段提出問題而已。

 

 

二、一般企業常採行組織學習或學習型組織策略來因應社會環境變動。請問各級機關與公務人員若要使用相同方法,有哪些異於企業的思考?又應採行何種執行作為?

【淺解】

(一)組織學習的公部門思維策略:

《班內上課講義書,P.99》

1.內在學習模式。

2.外衍學習模式。

3.整合學習模式。

()可採行的執行作為:

《班內上課講義書,P.97~98》

1.推動行動學習。

2. 增進組織成員「學習再學習」的能力。

3. 進行對話的訓練。

4. 規劃成員的生涯發展。

5. 建立團隊學習的技巧。

6. 規劃組織成員實踐系統性的思考。

7. 改善學習的心智模式。

8. 鼓勵組織成員發展多元化、國際化的視野。

 

 

三、A行政機關將推動「電子化政府」政策作為未來3年工作重點。請問上級機關應採行哪些作為,才能評估A機關是否確實能落實該政策目標?

【淺解】《總複習教材S1 P.66~》

總複習課程時才叮嚀學員必須注意一下最近國發會所提出的政策方案,果不其然,真的中獎了!

 

根據我國國發會所規劃的「透明治理」政策方案,「電子化政府」的政策目標與推動策略說明如次。

()具體目標

1.減少公民與政府的溝通成本

加強政府資訊公開與資料開放質量,使政府資訊能更充分正確被揭露及傳遞,縮短政府與公民的溝通成本。

2.擴大多元討論及諮詢環境

在資訊有效傳遞的基礎上,善用社群媒體(Web2.0)加強與民眾溝通互動,作為政府與民眾溝通的互動橋樑,提高政策執行效益及品質。

3.完備公民意見回應機制

盤點相關法規,分年規劃,適度修改調整,建構公民網路參與或連署之有效回應機制,讓公民成為實質的治理夥伴。

(二)上級機關的評估重點:(小點部分就請自行參閱總複習講義)

1. 制定政府網站內容準則,滿足民眾資訊需求。

2. 整合網路與實體參與管道,蒐集多元精緻意見。

3. 提供政府施政網路窗口,促進民眾參與及監督。

4. 完善網路參與程序及法令,有效回應及參採民眾意見。

5. 檢視相關法規,奠定優質的網路民主基礎。

 

 

四、近年電腦網路運用發達讓政府資訊更易取得,但也讓行政機關各項運作除了要接受立法部門監督外,更要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請從「課責」角度分析行政機關面對此情境時,應採行哪些做法以回應外界影響。

【淺解】

此題在總複習時也耳提面命過,整個題意其實就是在考「商議/審議民主與ICTs的結合」!好題目,有時代教育意義!

()「公共課責」的原因:《總複習教材S2 P.7~》

1.避免公權力受到濫用、腐化、誤用;

2.確保公共資源依其公共目的來使用,並堅持公共服務的價值;

3.改善公共政策的效率與效能;

4.增強政府的正當性,以及提昇對於政治人物與政治制度的公眾信任;

5.記取教訓,避免錯誤重蹈覆轍;

6.提供可達成、具改善效果的社會功能;

7.在複雜的政策網絡中釐清錯誤。

()公部門面對ICTs的回應策略:《總複習教材S2 P.24~》

1.參與商議者應顯示:

(1)廣泛而具代表性:參與不僅不應造成排他,尚須具有代表性,也就是參與者能代表那些直接受到政策影響的利害關係人。

(2)平等的地位:參與者的意見應受到平等的對待,不因個人的經濟地位、階級、種族、性別、年齡等有所不同。

2.在商議過程中應展現:

(1)充分多元的資訊:商議式民主強調知情的參與,因此做決定之前應有充分的資訊;所謂「充分」,除了對相關議題要有足夠的資訊外,還要夠反映多方的觀點,以免失之偏頗。

(2)自由的參與:所謂的自由,是指參與者應不受任何的脅迫或操控,在商議過程中,能獨立的思考與行動,且不只是政府對民眾單向的互動;必須包括民眾與民眾之間的互動,以交換不同觀點。

(3)結構的商議:自由的參與並不代表毫無目標的漫談,除了提供資訊外,參與的市民應遵守遊戲規則,透過結構式的論壇,進行面對面的討論,並與不同立場之專業團體互動,就不同選項的成本、後果及權重,加以考慮。

(4)足夠的時間:民主商議之所以強調深思熟慮,主要是因它有別於「快照式(snapshot)」的民意蒐集方式,因此必須要允許參與的民眾有充分的時間,能夠對議題思考,並提出精鍊的意見。

(5)政治及行政的可行性:部分商議式民主的設計,雖然或許在方法上無懈可擊,卻無法實現,就此而言,諸如陳義過高無法獲得政治支持、法令不容或成本無法負荷,均使民主商議無由產生。

(6)公開與課責:討論的過程必須公開,這是因為唯有透明公開的公共商議,乃能實現課責。在商議式民主制度之下,參與商議的公民或代表必須就政策及執行的部分,對人民有所交代。

3.參與結果:

(1)具有可靠性(credible):進行過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應包括多種測量及資料蒐集方法,並足以說服決策官員、新聞媒體、有組織的團體、和一般大眾。

(2)在實際治理過程中產生影響(doesitcount?):商議進行的結果增加市民參與的意願,以及政府機關的正視或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