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出國,加上覺得不難,所以解題晚了,隨意看唄!

課堂上都有交代過,甚至奪榜班/考試班也叮囑過!(出處頁數就讓學員自行尋找翻閱囉)

 

 

 

 

 

 

 

一、將政治定義為「權力」(power)是最多數人採用的方式。拉斯威爾(H. Lasswell)及陸克斯(S. Lukes)對權力的研究被認為是其中的經典。請敘述這兩位學者對權力的看法,並加以評述。

【擬解】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縱橫政治學》&2023高普課堂補充講義》。

() 拉斯威爾(H. Lasswell)的權力觀及評價:

1.主要意涵:

認為政治就是關注「誰得到什麼?何時得到?如何得到?」(Who Gets What, When, How)。該定義並非將政治侷限於某一特殊領域,反而認為政治見於所有的社會活動中。換言之,政治指涉社會運作過程中,有關資源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就實質內容而言,政治就是「權力」,指有能力透過任何手段以達成預期的目標。此觀點的形成因素在於社會資源的稀少性,因此,政治被認為是在競奪種種稀有的資源,而權力正是進行此類鬥爭的手段。

2.評價:

(1)正面:以女性主義角度而言,因為傳統對政治所做的定義,相當程度將女性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婦女傳統上被限定在「私人」領域,主要是履行家庭和家政的職責。因此,女性主義者抨擊「公共/私人」二分法,宣稱「個人就是政治」,關切「日常生活的政治」。

(2)負面:容易形成政治即是壓制和鎮壓的負面觀感。

() 陸克斯(S. Lukes)的權力觀及評價:

1.主要意涵:

認為權力乃是一種「思想控制」的力量,權力是「通過影響、塑造來決定某人之所欲求」。換言之,沒有人擁有完全獨立的心靈,所有人的觀念、看法和偏好都是由社會經驗所構建和塑造的,無不受到家庭、同輩、學校、工場、大眾傳媒、政黨等因素的影響。譬如,廣告力量在當代社會的作用即為顯例。

2.評價:

此觀點將權力研究引導到更隱藏的觀察層面,啟發了後現代政治學的思維,譬如著名學者傅科(Foucault)提出「話語的權力」概念,話語之所以是某種權力形式,是因為它們確立起對抗性,建構了特殊的人際關係,其中的個體被界定為主體或客體、「內部的人」(自己人)或「外人」等。進而,這些身份被個體加以內化,這就意味著:那些屈從於統治的人(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並未查覺到這種統治存在的事實,更加意識不到受統治的程度。

 

二、在政治傳播理論中,有兩個相當知名的理論,分別是「兩階段流程」(two 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傳播理論與「沉默螺旋理論」(spiral of silence),請敘述這兩個理論,並加以評述。(112高考)

【擬解】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縱橫政治學》&2023高普課堂補充講義》&2023高普政治學總複習講義》。

()「兩階段流程」(two 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傳播理論及評述:

1.主要意涵:

認為消息的傳播是透過大眾傳播媒介到意見領袖,再透過意見領袖的評估及解釋,傳到一般人民,因此我們絕對不可忽視意見領袖的角色。

2.評述:忽視大眾傳播媒體的議題設定作用

兩階段概念又被稱為媒介效果有限論(Limited Effects Model),認為影響人們投票行為的消息及意見,常是來自家人或朋友的交談,來自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反居次要地位。

() 「沉默螺旋理論」(spiral of silence)及評述:

1.主要意涵:

指民眾對於身邊政治氛圍的認知,會影響其表達政治傾向的意願。由於民眾不希望被團體多數成員孤立,因此,當其偏好與團體主流意見相同時,比較會勇於表達態度;相對的,若與主流意見相反,也並不會原先立場,但傾向保持沉默。

2.評述:

相較於「兩階段流程」,此理論觀察到了大眾傳媒對主流意見的型塑與個人回應主流意見這三者之間的複雜關係,特別是對解釋民意調查為何失準有著不錯的洞見。沈默螺旋理論是Noelle-Neumann發展出來的,主張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以及受人歡迎,為達成既目標,他們必須敏銳地知道主流的意見及其變化。如果個人發現他們的意見屬於少數且沒得到支持時,他們就較不願意公開表達意見。究此而言,那個主流意見就會逐漸形成主宰意見,其他的就會在民意調查時退縮回去,造成民調測不到的死角。

 

三、政治文化偏向負面,可能造成低度的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低度的政治信任感(political trust),以及近來受到重視的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請問何謂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感以及公民不服從?請說明之。

【擬解】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縱橫政治學》,單元五、九;《高普政治學總複習講義》。

()名詞說明:

1.政治效能感:

可分成內在與外在兩類,前者指個人感覺自己具有瞭解及參與政治的能力;後者則指個人感覺政府有回應需求的能力。當前者具備但欠缺後者時,傾向採取非慣常的參與模式。

2.政治信任感:

指民眾對於政府的信心(faith)。當政治權威的能力以及操守,得到民眾相當程度的信任時,人民會相信,權威當局會瞭解其需要、能夠為其謀福利並且依法行政而無貪腐的情事。相對地,當權威當局不受人民信任時,民眾給予執政者的自由裁量權相對地縮小,且會處處限制執政者,以確保自身的利益不受執政者侵犯。

3.公民不服從:

界於「異議」與「反抗」之間,為了改變法律,以一種象徵性的法律行動來表達不滿。其主要想法為:「我們理解有些民眾並不站在我們這邊,但我們覺得這個政策化法律實在糟透了,以致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去挑戰它,目的是希望說服社會大眾改變原來的想法。如果因此觸法,也坦然接受懲罰。」在實踐經驗上,印度聖雄甘地、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金恩以及文學家梭羅等人皆是此間信仰者。

()以上三者對民主韌性的衝擊:民主赤字

民主赤字的產生,首先是公民在需求面的期望過高,接著媒介又傳遞有關政府的負面資訊,而民主政府的表現亦不符合公民期待,最後期望與現狀產生落差,民主赤字於焉形成。

 

四、政治參與包含公民、行動、政府、目的四個元素,請詳述這四個元素的涵義。

【擬解】

可參閱黃靖編著,2022,《縱橫政治學》,單元八。

()政治參與的四大元素:

根據政治學者VerbaNie的說法,將政治參與界定為:「一般公民或多或少直接地以影響政府的人事甄選或政府所採活動為其目標,從而採取的各種行動。」循此,政治參與至少包括四個元素,茲說明如下:

1.公民:政治參與的主體係公民,政府官員或民意代表皆不包括在內。多數國家對此通常有法定年齡的限制,一般是訂在18歲到21歲之間。制度原因乃因為從事政治參與需要具備相當的心智成熟與辨識能力;同時,不只是要享受權利,相對也要考量是否能負擔義務。此外,政治參與雖不以公民人數的多寡為要件,但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通常人數愈多,政治參與的目標愈容易達成。

2.行動:行動係展現參與企圖的外在條件,例如投票、勸說、政治獻金、政黨活動或參加選舉造勢等皆是。須注意者,此一內涵並不以行動係自主或被動員、是合法或非法的、是成功或失敗的為滿足要件。

3.政府:政治參與和政府的「人事」以及政府的「決策或行動」有關。前者可以透過與選舉有關的行動影響;後者較常見者係關說、陳情、示威、公民投票等手段之運用。在此,跨越非政府到政府的門檻相當重要,它決定了某一個行動是否為政治參與。譬如學生在校內連署抗議高學費政策即非政治參與,若至教育部呈遞請願書則符合之。

4.目的:政治參與的最終目的係企圖影響政治體系內價值的權威分配。就此而言,可能參與之公民本身即具備,也可能是被動員挑起;此外,參與的目的並不一定要即刻實現,也可以在未來實現。

()參與模式的評估標準:

根據學者研究指出,不同的政治參與模式之間是無法互換的;同時,每一種參與模式所要達成的目標不同,需要的政治技巧亦不同,帶來的影響隨之有異。是以,評估政治參與的標準有以下五項:

1.影響類別:評估該項行動是否傳達了行動者偏好的訊息,或其結果是否須被遵從。

2.結果範圍:評估該項行動對社會利益的影響程度。

3.衝突強弱:評估該項行動所牽涉到衝突程度。

4.主動程度:評估公民在該項行動的主動介入程度。

5.與他人合作程度:評估公民介入該項行動需要與他人合作的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