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參照:

¤Lijphart的「共識型民主」表現。

【請參閱黃靖,2014,《縱橫政治學》,p.5-33

¤「新統合主義」的起源。

【請參閱黃靖,2014,《縱橫政治學》,p.5-34~35

¤「新社會運動」的特徵以及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請參閱黃靖,2014,《縱橫政治學》,p.5-52~53

¤「政黨式微」的原因及對民主政治的影響。

【請參閱黃靖,2014,《縱橫政治學》,p.7-51~52

¤「政黨重組」與「政黨解組」。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剛結束的調查局政治學考題。若以「太陽花學運」所帶來的影響做為評估判準,其中三題有著較密切的關聯性。整體而言,與七月的高普考題相較,個人覺得調查局此次考的「較給力」!

 

 

 一、何謂「寡頭鐵律」(Iron law Oligarchy)?現代民主國家中的政黨主要採取什麼措施來改革此一現象?效果如何?請說明之。

【淺解】(請參閱黃靖,2014,《縱橫政治學》,p.3-12;7-42及高普總複習講義)

〈破題〉援引義大利社會學者莫斯卡等人的主張,點出古典政治社會學認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是難以迴避的政治事實…

〈一〉寡頭鐵律的意涵:

由密契爾斯提出,主張一切人類組織中,都難免具有寡頭傾向。

1.寡頭存在的理由:譬如組織欲應付環境,必須強調紀律、團結與迅捷行動,需要少數領袖。

2. 寡頭地位的維持:譬如使用「一般倫理原則」,即莫斯卡的「政治公式」。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一本期待已久的鉅著(如附圖),內容觸及西方政治、權力等基本概念、憲政主義、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及代議政治運作等重要國考命題焦點;版主會在適當的單元於課堂上以補充講義方式跟學員分享,相信對這個來自西方世界的「舶來品」考科能起到概念釐清的作用,而對申論的論述能力提升應該也會有所助益。

 

 

林毓生談台灣民主 /民粹性質濃

「台灣的憲政民主,具有相當強的民粹性質。」中研院院士林毓生10日侃侃而談表示,台灣民主發展僅20餘年,因此對自由、民主、憲政、法治等詞彙的認識仍相當混亂、破碎,自然使公共事務的討論趨於艱鉅。但他對台灣民主也不完全悲觀,因為台灣是願意互助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仍能相互尊重,使社會維持穩定。

高齡80歲的林毓生師承我國思想大師殷海光、美國新自由主義鼻祖海耶克等重量級學者,長年居美,對華人政治社會有著深刻的研究。

【憲政體制、民粹實踐】林毓生表示,聖王之治的效能優於民主,但堯舜難再,千年傳統實踐後,缺點反比民主更多,因此憲政民主仍是台灣未來唯一的道路;台灣的體制雖已趨成熟,內容卻仍有待改進,原因在於社會缺乏對憲政的基本觀念。

「民主必須有選舉,但選舉不代表民主。」林毓生將民主區分為3個層次:極權、民粹和憲政。極權民主的代表,好比已故中國領導人毛澤東統治的社會;英美等成熟國家則用數百年經驗,換來憲政民主;而台灣雖走有憲政的體制,卻與民粹性質充分混合,很多人在政治實踐上利用民主,卻導出反民主的結果。

【菁英與大眾合作】林毓生認為,建設憲政民主需要3大條件:其一是建立有效的遊戲規則,政治行為者必須輸得起,敗選後不能以杯葛手段要脅多數;其二是媒體必須盡到監督責任,妥善把關;其三是社會須對憲政民主有正確的認識,釐清不當的觀念,但台灣目前卻3者俱缺。

「民主是少數菁英與多數大眾合作的結果,」林毓生說,多數決是憲政民主的一環,但不必然是對的,因為多數可能是無知的,因此西方民主的運作,向來仰賴少數在智識、道德上懷有責任心的政治菁英帶領,這些菁英有責使多數人理解民主的意義,讓意見能精確的被表達出來,但他在台灣沒有看到這樣的菁英。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總評:儘管此次四題申論仍能跟學運及服貿爭議扯上邊,但說真格的,就題目而言,絲毫沒有令人有「驚豔」之感。但也就因為它看似簡單,考生也不要有太多的「見獵心喜」;因為越簡單,越難有鑑別度;越想拿高分,就越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論述亮點」…但願我的擔憂是多餘的,期待閱卷者給分也像命題一樣…「大方」!

 

 

一、我國公民投票法對於全國性與地方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之規定各為何?又哪些事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之提案?試分別說明之。

【淺解】(請參閱黃靖,2013,《縱橫政治學》,p.5-40;8-6以及《相關法規彙編》補充講義)

嚴格來講,此題根本不算「申論題」,充其量只是「說明題」。儘管是考法規內容,上位理論仍有必要做些交代。記得上課時有提醒學員回家務必把補充講義的公民投票法「背下來」,現在果真派上用場了。提供基本鋪陳如下:

〈破題〉舉美國政治學者巴柏(Barber),切入「強勢民主」概念。

(一)  公民投票的意涵:

主要集中闡述「創制」與「複決」的定義;可援引Heywood的「向民眾喝采」之名言。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今年的申論題其實滿「四平八穩」的,特別是對102年度屏東班的舊生學員而言(103年度小弟手上沒有公管課程,104年度預定在高盧重跳火坑),咱們的平時講義以及總複習講義都有強調這兩題,您絕對不要辜負我那麼辛苦地整理資料呀!

 

一、  何謂「公部門志工」?公部門可以透過哪些途徑以有效推動志工管理?

【解析】(本題出自孫本初教授版本)

(一)「公部門志工」的意涵:

1.意涵:

依美國全國社工人員協會的定義為,一群人追求公共利益,本著自我意願與選擇而結合,這種團體稱之為志願團體,參與這團體之工作者稱為志願人員。

2.特質:

(1)自發性:其行為乃源自個人內在之意願,為自動自發不待外力壓迫或強制之行為。

(2)義務性:志願服務人員不是機關中正式的專職人員,而是奉獻個人自我餘力的個人或團體。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請諸君享用(當然,所謂「正確答案」仍以下週考選部所公布者為準)

 

 

※申論題部分

一、何謂主權在民?今日所謂的主權在民,是應建立在那幾個基礎上?又何謂政治平等?要體現政治平等,需要達到那幾個條件?試分別說明之。

【淺解】(請參閱黃靖,2013,《縱橫政治學》,p.5-7~9)

恭喜老爺、賀喜小姐,此題是「佛心考題」,之前選擇題考過,您的上課筆記也寫過囉!提供基本鋪陳如下:

〈破題〉以美國著名政治學者Ranney做為「巨人」,點出民主政治是一種政府運作的模式,包含四大原則,其中以「主權在民」最為重要等等。

(一)「主權在民」原則:

1.意涵:係民主政體的核心精神,在最理想的狀態下指「全體人民掌握至高無上的國家權力」;可引盧梭的論點來佐證。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版主按:先聲明,這份資料主要並不是給學員觀看的,畢竟這跟考試比較沒有太大的關聯性(當然,若您關心台灣,歡迎一起來品嘗品嘗)...

 

 

在政治轉折點上,版主只是想要為自己所關心的事務留下重要的「歷史證據」。這件事情給我很深的感觸,儘管早已深知政治免除不了「操縱」這回事兒,但依然「天真地」期待台灣能早日走出「表演政治」的泥淖。

「表演政治」(又稱「展演的政治」Performative Politics)是一個「文化政治學」的術語,版主有一篇自2009年「珍藏」至今的學術論文,作者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李丁讚教授(也就是學運「領袖」陳為廷先生的老師),透過李老師的觀察,一針見血地透視出台灣的政治實務「葫蘆裡賣了甚麼藥」,茲將其中某段精華文字恭錄如下,並檢附兩份「立場不同」報紙的相關報導,也算是為此事件的日後「可能發展」提供一種評價的角度!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

 

『…在認同對立中,民間社會也逐漸分裂,而有所謂「兩個民間社會」的說法。兩個民間社會分別閱讀不同的報紙,看不同的電視頻道,聽不同的廣播,建立不同的人際網絡。也就是說,兩個民間社會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生活世界,也建立不同的公共領域。在這種情形下,公共領域的發言,是表演給自己人看的,而不是要講給外人聽。所要表現的是忠誠,是兄弟之誼,而不是理性論述。多表演,而少論述,是台灣民主的特徵。這種情形,綠營比藍營嚴重。因為綠營人多勢眾,獨立又比統一更有道理,因此,理直氣更壯。社會的分立,「我群」的誕生,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公共領域的情緒化與表演化,個體容易被政治化,主體也逐漸消逝。這是台灣民主所站立的社會基礎。…』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期將屆,偶爾精神鬆鬆綁

 

 

『招標』的文化差異

 

天堂的門壞了,上帝要招標重修。

 

印度人說:「3,000弄好,理由是材料費1,000,人工費1 ,000,我自己賺1,000。」

德國人說:「要6,000,材料費2,000,人工2,000, 自己賺2,000。」

中國人淡定地說:「這個要9,000,3,000給你,3,000我的,剩下3,000給那個印度人幹。」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考題參照:

1.依第七次修憲規劃,下屆立委減半並採兩票制,其中區域立委係改經單一選區制選出。試問此等改變對立法院之政治生態可能造成那些衝擊影響,而其憲改面的正負意涵又為何?

2.單一選區兩票制可分為聯立制與並立制,請說明此兩種制度在席次分配上有何差異?並列舉出此兩種制度的優點與缺點。

(請參閱黃靖,2013,《縱橫政治學》,P.7-12, 15, 21~23, 32~35, 37)

 

 

仿效德國聯立制 超額議席呢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發表「憲政改革主張」,指出應適度增加國會席次,特別是增加不分區席次;並以德國「聯立制」取代現行的「並立制」,並且降低政黨門檻,讓小黨有當選的空間。

 

有關「聯立制」與「並立制」之間的取捨,早在一九九七年第四次修憲時就是重要的修憲議題,但在當時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並未取得共識,那時國民黨主張「並立制」,而民進黨堅持「聯立制」,因此有關國會改革的修憲案未能獲得四分之三多數支持而胎死腹中。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版主按:最近有不少學員對「公民不服從運動」中所謂「非暴力」要件產生一些疑惑,我想這篇時論應該能適時解答您心中的問號,若今年高普考果真考出申論,建議在答案中斟酌補充。也感謝作者的「道德勇氣」,在現下的台灣,這種文章乃是「犯天下之大不韙」,會有不少噓聲滴!

 

甘地的理論典範 Satyagraha

本字是甘地自創,結合了梵文的satya(真理)與 agraha(堅持),意指透過某些和平、非暴力、非強迫的手段,凸顯「某種真理的堅持」,以求轉化「包含對手在內的」人心,超越原本的衝突對抗。在這種途徑中,運動者並非將對手(opponent,當時指英國殖民者)視為仇敵,而是要去感化的對象,是共創理想未來的合作者。

 

甘地在1930年曾對Satyagraha提出一系列準則,例如:

 

放下憤怒,但要能對「對手的憤怒」感同身受。
不報復對手的攻擊或懲罰;不因害怕攻擊或懲罰,臣服於(自身的)憤怒。
不詛咒、賭誓。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