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政治學 (1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   名稱:暫訂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規範兩岸之間經濟合作活動之基本協議,正式的中、英文名稱需等要未來兩岸雙方協商後才能確定,目前暫時的英文名字為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

2.   何謂架構協議:「架構協議」是指簽署正式協議之前所擬訂的綱要,僅先定架構及目標,具體內容日後再協商,因為要協商簽署正式協議曠日持久,緩不濟急,為了考量實際需要,故先簽署綱要式的「架構協議」,並針對攸關生存關鍵之產業,可先進行互免關稅或優惠市場開放條件之協商,協商完成者先執行,這部分稱為「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可立即回應我國面臨國際經營困境產業亟需排除關稅障礙之需求。國際上,亦有其他國家簽署架構協議之案例,例如,東協分別與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印度等國都簽有架構協議。

3.   主要內容:協議的內容將由兩岸雙方協商決定,參考東協與中國大陸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及我方的需求,其內容可能包括商品貿易(排除關稅和非關稅障礙)、早期收穫、服務貿易、投資保障、防衛措施、經濟合作,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等。

4.   定位:不採港澳模式,也非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而是屬於兩岸特殊性質的經濟合作協議,不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精神;只規範兩岸經濟合作事項,如同兩岸已簽署的海空運等九項協議,不涉及主權或政治問題。

5.   協商基本原則:協商時我方將秉持對等、尊嚴、公平的原則,絕對不會自我矮化。另外,政府將依據馬總統之承諾,不會進一步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及不開放中國大陸勞工來台工作;並將以符合「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三原則推動。

資料來源:經濟部官方網站。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題觀摩:何謂「民主和平論」(democratic-peace theory)?(中山98政研所)

 

美國後冷戰全球戰略的主要支柱之一便是所謂「擴展民主」(enlargement of democracy的外交政策,而此戰略背後的理論基礎則在於「民主和平論」。換言之,即是在全球廣植民主制度以對抗非民主國家可能的武力挑釁。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基本意涵

冷戰結束之後,美國的決策者相信,一個由民主國家所組成的自由社群是一個容易化解彼此衝突,且能夠促進和平共存的國際環境;而更重要的,美國更相信,只有在其他國際社會成員也具有類似的民主性格時,美國這個民主國家的生存與安全才得以確保。這個理論基礎可以上溯至康德的《永久和平論》主張,亦即康德早已指出世界和平最終的實現將出現在較為開明的國家之間,而所謂開明國家的主要特徵之一便是具備「共和」的政治制度。

(二)戰略架構

1.   從國際體系角度解釋:

學者們認為由民主國家所組成的國際體系,即使仍處於無政府的狀態之下,其對國家之間還是能夠成所謂的「和平同盟」,對國際互動仍能產生一定的和平效應。

2.   從國家層次來檢視:

(1)    民主國家比起非民主國家更具有以和平手段來化解爭端的文化背景與傾向,這對國際和平而言是有所助益的。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題觀摩:什麼是權力?請討論權力的運作面向?依循這樣的討論,請分析目前國際政治流行的概念「軟實力」與「硬實力」之間的關係。(98年台大政治系轉學考)

 

(一)權力的定義與三大面向(請自行參考上課教材)

(二)「軟實力」的意涵

「軟實力」係指一國運用文化力量或交流進而影響他國外交政策的過程。就權力運作面向而言,係屬於第三面向也就是意識形態的範疇。文化交流亦稱「文化外交」或「公共外交」:

1.文化外交之內涵與以往外交作為比較

(1)     所謂文化外交,是指國家之間與人民之間,透過理念、資訊、藝術及其他文化層面的交流,來促進彼此的了解。美國國務院則將文化外交稱為公共外交的關鍵,公共外交是指利用傳播等方式接觸其他國家人民,影響他國的輿論及菁英的意見,進而改變其他國家的政策,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要創造或改變一個國家的形象。也就是說,影響他國輿論、形塑自己國家的形象,來達到國家的外交政策目標,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目的,而透過文化的交流則是達到這個目的最關鍵的因素。

(2)     國際關係角度,文化外交是一個國家運用軟權力(soft power)來推動國家對外政策的作法,奈伊(Joseph Nye)提出的軟權力,便是指運用吸引而非強制的方法,來達到目標的力量。一個國家軟權力產生的方法,就是讓該國的文化、政治價值、意識形態、外交政策能夠吸引其他國家,讓其他國家接受。也就是說,文化外交是以文化作為媒介,將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播到其他國家,然後,讓其他國家接受,進而影響其他國家的政策,為一國的國家目標服務。

(3)      文化外交是一個較中性的名詞,作為外交的工具,文化外交被視為軟權力的表徵,但一個國家如果用強勢的方法來推動文化外交,往往也會被看成負面的形象,強勢推動一國的文化給他國便被視為「文化帝國主義」。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題觀摩:眾所皆知,國際政治體系乃是接近於無政府狀態,請據此析論國際衝突之特徵或原因。

 

國際體系在法律原則及實際政治上接近於無政府狀態,亦即每一個國家有其合法權力來制訂及執行法律,並且不受外國干預;其次,則是意味著一個國家並不會自願接受國際法的約束。是以,國際衝突之產生可能基於安全或意識形態傳播等因素而形成,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國家安全

國際衝突的首要原因在於必須確保一國可以行使日常事務的合法性權力及實質權力的企圖。換言之,即是一個國家對於生存及免於恐懼的一切努力。

(二)市場與經濟繁榮

每一個國家皆會希望維持與促進其國民的生活水準。這個目標的達成通常被包含在像關稅與貿易的一連串摩擦當中。譬如美國為了促使其國際收支平衡,常常會要求其他國家買更多的美國產品。

(三)領土擴張

國家也有可能依循擴張主義(或所謂的帝國主義)而導致衝突。這類衝突大致是基於以下幾項理由:為獲得經濟優勢以控制新的資源、開拓新的市場以及提供更充裕的生活空間給予其人民。

(四)意識形態的保衛及傳播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兩岸之間若簽訂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很明顯的,將為台灣政治帶來重大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恐怕將會是激化統獨之爭或藍綠對抗。尤其當前執政的國民黨和在野的民進黨,大致上是以傾向統或傾向獨的訴求而分藍綠,ECFA的簽署將使兩大政黨更是振振有詞,而強化原本即具兩極化的傾向,甚至促使國內根本就很難進行相關的理性溝通和客觀討論。

  ECFA的概念原來是稱作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但是就因為CECA很容易被刻意扭曲為中港之間標榜「一國兩制」的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以致於改稱ECFA這種調整,其實就是要在統獨之爭與藍綠對抗中去除台灣「香港化」的疑慮。然而,改名之後,台灣內部綠色陣營的反對仍然是持續不斷;民進黨和台聯甚至結合本土派社會團體,共同發起反對ECFA的全民公投,而且已成功通過第一階段的連署,只是在後續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申請第二階段連署中,因技術性的問題而被公投審議委員會所否決。

  過去我們談論兩岸關係的議題,很多人都習慣以兩岸之間的架構,作為定位、論述兩岸關係的網絡基礎,例如,一邊是規模那麼大,另一邊是那麼小;一個是成長率那麼高,另一個是那麼低。但是我們知道,兩岸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單純兩岸之間的關係;兩岸之間的關係,向來即深受國際政經脈絡的影響,也深受國際政經變遷的制約,冷戰時代如此,後冷戰時代也仍然不例外。

  因此,ECFA對於台灣而言,不只是要在「中國崛起」後,重新建構或發展兩岸之間的經貿、投資關係,事實上也是台灣在面對全球化挑戰下,進行全球性檢討與理性佈局中的一環;所以我們絕對必須以全球及全球化的架構脈絡,思考、定位ECFA的方向和內容。

  在盛行雙邊或區域主義式經濟合作的潮流下,對台灣而言,經濟邊緣化或孤立一直是個揮之不去的夢靨,尤其年一月一日「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區正式運作後,這種夢靨更有逐漸「噩夢成真」的傾向,而須思考解放之道。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題觀摩:

¤「您認為,為數不少的國際移工跟外籍配偶成為台灣社會成員的現象,對於我們思考台灣的民主政治有哪些啟發?」(99政大國發所)

¤隨著全球化與移民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社會具有多種族、多宗教與多文化的特徵,國家也需要更多的努力來協調文化多元性所引起的社會歧異,因此出現了多元文化主義的呼聲。請問社會需要文化的多元性嗎?(99文化政治所)

【答題方向】

(一)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

1.多文化主義 (multiculturalism) 探討的是一個多族群社會中,不同文化(語言)群體之間,如何建立一個較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社會,以避免激烈的族群紛爭。在現象上,它描述多元族群存在的事實,反對「大融爐」式的描述;在理論上,它指涉對於「認同政治」、「差異政治」等理論的探討,批判傳統自由主義「平等」概念的不足;而更重要的是;多文化主義還是一個具有規範意義的名詞,它強烈的認為應該發展「多文化政策」,以「雙重權利」的政策規劃,維護弱勢族群的文化權益。

2.Young 於是認為對於差異的重視,並將差異納入公共領域,才是實踐多文化主義的做法,這將有下列四項優點

1)多文化主義肯認差異,在文化理念上可積極促使弱勢社群(族群)肯定自己的文化,不致因為自己與主流優勢者「不同」而自我貶抑;

(2)    在政治效應上,即可使主流宰制文化相對化,不再享有理所當然的優勢論述,差異強調任何文化屬性都是特殊的,並無優劣之別;

(3)    在族群共處的層面上,減少強/弱勢的對立,藉由差異的認識了解而彼此容忍尊重,自主發展並和平共存;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國民主品質的高低實與其「善治」(Good Governance)程度密切相關,而所謂優良治理的指標可羅列如下:

1.   正當性(legitimacy)

它指的是社會秩序和權威被自覺認可和服從的性質和狀態。它與法律規範沒有直接的關系,從法律的角度看是合法的(legal)東西,並不必然具有正當係。只有那些被一定範圍內的人們內心所體認的權威和秩序,才具有政治學中所說的正當性。正當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便越高。取得和增大正當性的主要途徑,是盡可能增加公民的共識舊政治認同感。所以,善治要求有關的管理機構和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協調各種公民之間以及公民與政府之間的利益矛盾,以便使公共管理活動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同意和認可。

2.   法治(rule of law)

法治的基本意義是,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準則,任何政府官員和公民都必須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的直接目標是規範公民的行為,管理社會事務,維持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但其最終目標在於保護公民的自由、平等及其他基本政治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說,法治與人治相對立,它既規範公民的行為,但更制約政府的行為,它是政治專制的死敵。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沒有健全的法制,沒有對法律的充分尊重,沒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會秩序,就沒有善治。

3.   透明性(transparency)

它指的是政治訊息的公開性。每一個公民都有權獲得與自己的利益相關的政府己的利益相關的政府政策的訊息,包括立法活動、政策制定、法律條款、政策實施、行政預算、公共開支以及其他有關的政治訊息。透明性要求上述這些政治訊息能夠及時通過各種傳媒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夠有效地參與公共決策過程,並且對公共管理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督。透明程度愈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

4.   責任性(accountability)

它指的是人們應當對其自己的行為負責。在公共管理中,它特別地指與某一特定職位或機構相連的職責及相應的義務。責任性意味著管理人員及管理構由於其承擔的職務而必須履行一定的職能和義務。沒有履行或不適當地履行他或它應當履行的職能和義務,就是失職,或者說缺乏責任性。公眾,尤其是公職人員和管理機構的責任性越大,表明善治的程度越高。在這方面,善治要求運用法律和道義的雙重手段,增大個人及機構的責任性。

5.   回應(responsiveness)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外交和國際協定:

國際間有合作的可能性嗎?新自由制度主義認為國家原本就有這樣的偏好和傾向;相對地,現實主義抱持比較質疑的態度,其指出國家間的合作只是權宜之計,當事國隨時會基於國家利益決定加以維持或破壞。

不過,實際上,國家仍有可能透過許以下機制協調彼此行動。

1.   外交(diplomacy)是最普遍的一種機制。透過外交管道,具備專業技巧的政府官員持續和其他國家代表進行磋商和談判,因此,多數國家維持外交人事和制度,其中人事包括大使和文化參事,制度則包括大使館和貿易代表團。他們的目標是要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管道增進和其他國家間的共同利益,以及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

2.   國家也經常簽署雙邊和多邊協定,明確加強彼此問的合作。有些時候,學者會將這些協定分成三類,他們將重點分別放在同盟、條約和機制。

(1)    同盟(alliances)涉及國家問正式和非正式的協定,締約國同意在軍事、經濟和政治方面相互協助。二戰期間,聯盟國和軸心國都是同盟的典型案例。

(2)    條約(treaty)也是政府間的協定。相對於其他協定,它比較正式和強調法律層面。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是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三個鄰國同意進行經貿合作。

(3)    有些協定被視為國際機制(international regimes),它是指許多國家共同接受的一套規範、規則和程序,並且在武器管制或生態保育等議題範圍當中規範國家行為。譬如在生態保育方面, 1997年京都議定書規範溫室氣體的排放情形,目前有163個國家批准這項條約。許多國際機制會成立常設性的組織,透過組織運作,會員國能夠通過、修訂和落實相關協定,從而促進國際合作。

然而,基於以下原因,像哥本哈根會議等國際協定可能面臨土崩瓦解的命運:(非常重要!可單獨成為考題,考生宜留意!)

(1)    若干會員國認為協定無助於實現它的國家目標,因此,他們無視協定的存在,甚至公然違反,例如,有些時候國家自認必須補貼農民或鋼鐵業者,然而,這項補貼違反世貿組織的規範。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經由實證研究,美國政治學者Shugart在《總統與國會》一書中主張「相對多數原則」是較吸引人的制度,因為它比「過半數制」更能在主要的兩個候選人陣營中,提供選民有效的選擇。另一方面,本書亦指出,絕對多數的選舉制度,長期來看也不利於政黨體系的整合,甚至會促使政黨體系的分裂。雖然法國選舉制度實施的結果,讓許多憲法制度的設計者,對採行過半數制產生很大的興趣,惟我們也必須留意,法國的經驗必須有其相應的配套措施方能成為其他國家仿效的根據。以下,係Shugart主張採「相對多數決制」的理由:

   

1.   法國政黨體系中兩個聯盟的競爭:

試圖將法國經驗予以一般化必須特別謹慎,因為造成法國政黨體系出現左、右兩個聯盟對抗,除了總統選舉制度外,還歸因於國會的選舉方式也採取絕對多數。除此之外,它的「總理-總統制」精神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其它國家往往並不具備上述所有條件,特別是在拉丁美洲國家,它們通常只有在總統大選採取過半數制的原則。(拉美的國會選舉制度通常採行比例代表制,其結果就是造成課本上所謂的「委任式民主」!)

 

2.   過半數制將激化候選人數的增加:

採取過半數制可能使候選人數增加,秘魯的總統大選,就是一個最佳的例證。在一九六八年的軍人干政之前,秘魯的政黨主要分屬於兩個個陣營,也使得80年代連續兩次的總統大選,都能在第一輪的投票就選出有過半民意支持的領袖。但到了一九九○年,這個過半數制的制度,卻促使了兩個「局外人」(也就是根本不可能獲勝之後選人)的出現,挑戰既有的政黨體系。而在一般相對多數決制下的選舉,較不會出現這種「局外人」。

 

3.   過半數制與效率:

假如我們期望選民能在總統大選開跑時,即能清楚分辦出何者是最佳人選,並做出有效的選擇,相對多數制明顯是比過半數制更容易達成上述目標。過半數制基本的缺失在於,它的結果取決於第一輪投票時的各個偶發條件,最主要的關鍵之一就是參選者的人數,讓第一輪投票無法有決定性的結果。相反的,在相對多數制下,這些人往往不會參選或即使參選也只能拿到較少的選票,而原本儼然成形的多數聯盟,或是在國會中已串聯成功的支持者,往往會因為眾多候選人的投入而瓦解,轉而期待其它一或兩個候選人擠入第二輪投票,再與他們進行結合。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前,在全球層次上的環境治理有兩種稱謂:一種是全球環境治理(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一種是國際環境治理(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兩個概念之間有微妙的差別:二者雖然都主張治理範圍的全球化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但國際環境治理更強調國家及政府間組織的作用,而全球環境治理則更多地重視非國家行為體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從日前哥本哈根會議的進行情況而言,似乎「國際環境治理」的概念比較符合當前的現實

一、國際環境治理的定義:

(一)   環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概念引申或脫胎於“治理” (Governance)一詞。根據聯合國全球治理委員於1995年發表的報告《我們的全球夥伴關係》中對此概念的界定:「環境治理可被認為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機構和個人管理其共同環境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調和解決環境問題時可能發生的衝突或不同利益,並且採取聯合行動的持續過程。」

(二)   綜言之,國際環境治理可被認為是國際社會為保護環境、解決各種環境問題,特別是全球環境問題而建立起來的相應的管理制度以及採取的行動。無論定義如何,國際環境治理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全球環境政治和政策的演進,促進全球環境的改善,最終實現世界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就此而言,亦屬「國際合作」之一環

二、當前國際環境治理的基本架構

國際環境治理系統的基本結構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國際環境組織與國際環境法律體系及國際論壇、資金機制。

(一)國際環境組織與機構是國際環境治理中的行動者,組織和協調各類國際環境事務,主要包括三類:聯合國系統中的組織與機構、非聯合國系統中的重要組織和機構以及國際公民社會。

(二)國際環境法律體系是國際環境治理的法律保障,主要包括國際環境法、政治決議和宣言、國際論壇等。

(三)資金機制在國際環境治理中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用於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資金來源有:雙邊的官方開發援助與多邊組織、多邊環境協定和多邊資金機制有關的多邊資金;私人資金;通過非政府組織籌集的資金;以及國內資金等。

三、當前國際環境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到選舉的痛苦抉擇時刻,我就會覺得法國人真的很幸運,因為他們的絕對多數兩輪投票選制第一次投票可稱為用「心」投票,投給他們真正喜歡的人,但是真要選出代表多數的領導人,則在第二輪,這次稱為用「腦」投票,選民必須選出最適合的領導人。

 一種選制可以讓選民的理性和感性同時發揮,看起來,這是一個完美的制度,因此,陳長文教授和部分輿論近來已開始鼓吹兩輪絕對多數制並不令人意外,然而,人類行為的一項特色是,善意的動機常常出現非預期的後果,我擔心,台灣現在改成兩輪絕對多數選制,可能未必能達到鼓吹者的理想目標。

 就以陳長文教授十月十九日在時論廣場的閎文而言,他主張將選制改為絕對多數選制,一個主要的考量在於,現在的相對多數制會造成「沒有能力當選、但有能力擾局」的候選人,用「脫黨參選」箝制同黨候選人,向所屬政黨要求職位或利益交換,亦即,相對多數制為「搓圓仔湯」的惡劣選風提供空間;相對的,如果是兩輪投票制,政黨不用理會該名擾局的候選人,因為他在第一輪就會被淘汰。

 但是,依法國及實施二輪投票制國家的經驗看來,第二輪投票前,才是各方勢力談判的時機,而這位有能力擾局的候選人,可能更有籌碼,因為,他將成為進入決選的第一、二名候選人爭相拉攏的對象,屆時談條件、職位都出爐,即使沒有違法金錢交易,但以台灣選舉不乏政治分贓的前例,這些密室協商,很難保證不黑幕重重。

 然而,這還不是絕對多數制最不適宜之處,部分輿論認為,總統選舉採取絕對多數制可以保證總統得到過半支持,而不會選出少數總統,但弔詭的是,這卻違反現實的運作經驗,依照美國政治學者Matthew S.Shugart的《總統與國會》一書統計,總統選舉採相對多數選制的當選人,平均以百分之四十九點七得票率超過第二名的百分之三十四點九,相反的,絕對多數制下的第一輪投票,領先的候選人得票率中間值反而只有百分之三十九點五。

 為何如此,因為絕對多數制中,各候選人必然參選到底,以便爭取第二高票,或是提高自己在第二輪選舉中的議價籌碼,有名的法國政治學者杜瓦傑才會發現,二輪投票制傾向形成多黨制;相反的,相對多數制反而逼使競爭者形成兩大陣營,最明顯的例子,台灣經過二○○○年的連宋分裂,讓陳水扁以不到百分之四十當選後,接下來的二○○四年總統大選,終於連宋必須在選前結盟、不能分裂。

 其實,正由於台灣已形成兩大陣營,因此從台灣歷年來的縣市長選舉、上次的單一選區立委、及近兩次總統大選,不論多少人參選,兩大黨都囊括多數選票,贏家也多拿到絕對多數,現有選制下,總統既已可得到過半民意支持,又何必大費周章修憲呢

 

資料來源:吳典蓉(中時電子報, 2009/11/9 )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11. 「半總統制」概念最早由何人所提出?

(A)杜瓦傑    (B)薩托里    (C)李帕特    (D)道爾

 

12. 美國總統在行使法案覆議權之後,國會兩院必須以多少同意門檻方能再次否決總統的否決權?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一致決

 

13. 當法案送達美國總統,總統於十日之內既不簽署也不退回覆議,且正好是國會休會期間,造成法案自然失效而被稱為:

(A)技術否決    (B)口袋否決 (C)包裹否決    (D)柔性否決

 

14. 英國國會多數黨中,沒有任何領導權與行政職責的議員,稱為: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範圍:課本單元五、六

 

1. 下列何者最符合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經驗民主理論之論述?

(A)大多數公民對政治充滿興趣且有積極參政意願
(B)維持政治溝通管道,確保民眾對政治體系(political system)之掌握
(C)多數公民對政治並無影響力,權力主要掌握在菁英(elites)手中

(D)民眾適度參與政治,能防止菁英濫權

 

2. 統合主義(Corporatism)學者對於利益團體扮演之角色的看法,下列那一項是不正確的?

(A)主張將一些利益團體納入政府的決策過程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主要範圍:課本單元一、三、五

 

1. 行政部門為了組織自身的利益進而影響政策,此種利益團體被稱為?

(A)制度性的利益團體   (B)組織性的利益團體

(C)非組織性的利益團體    (D)失序的利益團體

2. 下列何項不是政治典則(political regime)的主要要素?

(A)憲法與法規   (B)遊戲規則    (C)典章制度 (D)政治分工方式

3. 下列何項不是權威當局(the authorities)的主要要素?

(A)政治角色   (B)結構   (C)在位者    (D)政治分工方式

4. 密契爾斯(Roberto Michels)之「寡頭鐵律」是指: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考題幕後:曾有學者指出:「嚴格來說,我們都是新制度主義的研究者」。崛起於1980年代中期的新制度主義,儘管儼然有一股「典範轉移」的氣勢,但不可否認,「制度研究」遠在傳統時期的學術社群中早早存在。那這個「新」字究竟所謂何來呢?也許透過對「舊」(或傳統)制度分析的理解,能讓考生對這兩者之間的區隔有一更清晰的掌握。考題方式請自行參閱課本單元一之前的經典試題。

 

一、舊制度主義的研究旨趣:

根據政治學者G. Peters1999指出,「舊制度主義」構成了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上半期大多數政治學的理論基礎,而其研究旨趣約有以下五項特徵:

(一)法律取向:

關注靜態的法律在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認為法律構成了公部門自身的框架,也成為政府影響公民行為的主要方式。因此,關心政治制度即是關心法律。

(二)結構取向:

主張結構實際上決定著人的政治行為。結構取向幾乎沒有為個人的政治影響力留下任何可以討論的空間,譬如這些學者總傾向研究總統制或是內閣制、單一制或是聯邦制,而鮮少提及制度以外的「非正規因素」。

(三)整體取向:

傾向於對「整個」系統進行比較,而不是對「個別」機構(譬如立法或官僚組織)分別進行考察。這造成了它們缺少了後來比較政治學領域當中至關重要的「中層」(meso-)思維。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考題幕後:自從美國政治學巨擘D. Easton指出「政治乃是社會價值的權威分配」,此界定已為多數學者所接受。但美中不足的是,Easton對此模型(政治系統)中的「轉換」(也就是所謂的「黑箱子」)變數似乎沒有太多的著墨,整個模型的焦點大多集中在闡釋輸入項與輸出項,甚至被後來的新國家論學者如Skocpol等人批評為「輸入主義」。其實,細究Easton的原意,在這個「黑箱子」當中潛藏了三種相當重要的標的,選擇題考過,而去年國安特考也出現過申論題型,考生宜留意。

 

 

(一)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

Easton指出,當一群人聚合在一起,表現出某種程度的意願來共同解決政治系統的問題時,就出現了「政治社群」。

1.   社群會造成「政治分工」,進而促使政治系統如期運作。換言之,當對政治社群的支持衰退時,政治系統就可能遭到壓力。

2.   「社群」與「社群感」並不太相同。Easton強調,社群感並不是組成政治社群的必要因素。理由就在:個體可能參與政治社群的分工,但彼此之間卻不需要分享任何相同的價值。

(二)典則或政體(regime

指的是「憲政秩序」(constitutional order),此一概念與英國的政治運作有關,它是一組規則(成文與不成文)與情感,而且有一套規範性及可預測性的方法來處理複雜的政治問題。

(三)權威當局(authorities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範圍:課本單元一~四(包括板書筆記)

(答案附於最下沿)

1. 利益團體主要的活動方式為:

(A)投資   (B)慈善   (C)行銷   (D)遊說

2. 利益團體在政治學上有時又被稱為:

(A)壓力團體 (B)金權團體 (C)示威團體    (D)暴力團體

3. 國家構成的四大要素為何?    

(A)軍隊、人民、憲法、主權  (B)領土、總統、政府、媒體

(C)軍隊、總統、憲法、媒體    (D)領土、人民、政府、主權

4. 政治學與其他學科的主要區別在於: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範圍:課本單元一~單元四)

【答案附於最下沿】

1. Politics 一字源於希臘字「Polis」,其字面上的意義是:

(A)公共事務   (B)眾人   (C)城邦   (D)權力

2. 誰將政治界定為權力的作用,並說:「政治:誰得到什麼,何時得到,如何得到?」(PoliticsWho Gets What, When, and How?)?

(A)奧蒙(Gabriel A. Almond

(B)拉斯威爾(Harold D. Lasswell

(C)韓培爾(Carl G. Hempel

(D)伊斯頓(David Easton

3. 以下何者為國家的構成要素?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相信許多參加國考的學員都是第一次接觸政治學。
在講課之餘,我常希望能「輕鬆」地問大家:喜歡它嗎?!
我猜,持正面學習觀的學員應該會比較客氣的說:好博大精深的一門考科!
而持比較負面學習態度的學員大概也會這麼看待:好艱澀的內容~~考這個對公職生涯有用嗎?
以下是中央研究院胡佛院士的部份訪談稿,雖然原先的對象是高中生,
但希望對政治學這門考科有「人生困惑」的學員提供一些「敏感度」方面的培養。
(我經常在想:只會背法條的公務人員常被譏為「法匠」;而「政治學」就是希望各位準公務員
能琢磨出一顆「體會之心」,如此一來,行政學上所謂「行政關懷」才有落實之可能!)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委請志光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學》將於本週正式付梓面世囉!
以下是本書序言部份,搶先曝光唷~~~

兩個偶然,促成編撰本書的動機:
第一個偶然是在與行政學首席名師宋文學長的對話中形成,當時我們聊到了政治學與行政學兩考科之間的教學關聯性,宋學長說:政治學比較難!
第二個偶然則是在與素有「行政學選擇題王子」美譽的陳真學長的對話中形成,當時我們談到了如何幫助學員把分數再拉高一些,陳學長說:政治學是關鍵考科!
在每一循環的第一堂課,筆者總會提及這個比喻:從武學的角度來看,政治學是「武功心法」,而行政學、公共管理及公共政策等科則是「武功招式」。由此而論,
儘管就國考而言此四大專業科目的學術性質相互關聯,惟「心法」的準備自然比「招式」更需要多一份「體會」與「敏感」的學習之心。也常聽到國考學員談論:政治學好抽象!?這也的確是不須否認的,不然,西方政治學之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也不會將政治學定位在比較傾向「形而上」(metaphysics)的學科了。而觀諸晚近國考申論題,測驗考生能否靈活運用關鍵概念的題型的確有漸增之趨勢,這也回應了政治學此學科的獨特性:它是一門去「說服」他人(包括國考閱卷者)的學問!
有鑑於此,站在統計學「鐘型理論」(常態分佈)角度,本書將政治學分成十二個單元,其特色除了儘可能的整理基本熱門考題(也就是應付國考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之外,更從各大主流學校的研究所試題與重要國內外學術期刊當中,全方面蒐羅最夯及新穎的當代題材,目的即在降低那5%被突襲的風險。其次,對於需要進一步擴展戰線之考題或加強之觀念,本書也以「政治學教室」或「焦點探討」等延伸次單元為各位學員提供多面向的服務。第三,本書在每一單元之前皆撰有該單元之【準備重點提示】,提供考生課前快速入門與課後自我檢視的「策略地圖」。當然,如果能搭配筆者的上課版書筆記,相信更能發揮準備過程中的綜效。以下,提供政治學國家考試的準備方向及要領如後:

臺灣非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